49 选编死士[第2页/共5页]
比拟这几个好处,他不讨人喜的性子只不过是个不值一提的小弊端罢了。
费通点头称是,说道:“好!”催促车夫快点驾车,至登城处,与迟婢下车,两人上城。费畅派了两个家奴侍从他二人,守卒认得,不敢禁止。上到城头,费通急不成耐的按住城垛,往下旁观,正瞧见辛瑷带着二十三人正在过护城桥。
“玉郎,你读过《太公兵法》么?”
《太公兵法》就是《六韬》。秦末,张良得一老者授书,便是此书。这本兵法在两汉非常驰名。辛瑷答道:“读过。”
“辛瑷?”
辛瑷恍然,说道:“‘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刁悍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阵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如此。贞之,你是筹算按此编练一支精卒,这些人就是你选出的冒刃陷阵之士么?”
辛毗问道:“你筹算只带骑士,不带步兵么?”
“这不是辛家玉郎么?披甲带剑,策马驰行的,这是何为去?”
在选人前,辛评、辛毗咨询了辛瑷的定见,问他想带多少人。
快到城门时,遇见了一辆辎车。辛瑷从车边驰行而过。
“这些都是我将要大用之人。”
车中一男人掀起了车帘,往外看去,瞧见了辛瑷率众驰过的背影,向车后看去,又看到街上很多女子或欣喜跳舞,或失态尖叫,不觉问道:“此那个也?”
辛瑷穿上皮甲,挂起长剑,率此二十三人环拜於庭中树下,告别家长。
荀贞快步上前,握住辛瑷的手,大笑说道:“昔日故太守行春,吾郡漂亮多从之,卿亦在其列,时我在西乡。至我乡,言及射猎,卿慨然叹道:‘我少学击剑,十五习射,自发有所得,惜无用武之地,只能将之用在逐猎上,可惜可惜。如当高祖、世祖时,万户侯何足道哉!’
“‘敢死之士’。”辛瑷默念了两遍,说道,“‘有死将之人后辈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我晓得了,这些人都是与贼兵有仇的。”
巡营返来,荀贞把刚组建的“陷阵屯”百人召至帐前,又叫来刘邓,当众任命刘邓为此屯屯长。任命过后,又带着刘邓一一扣问这百人的名字、籍贯,对家有亲人被“贼兵”所害的“敢死之士”,他温言安抚之,对大勇锐气的“冒刃陷阵之士”,他慷慨鼓励之。
“他带了二十多人,说是要当兵南下。”
荀贞正跪坐台上观新卒、丁壮练习,一个甲士来报:“辛瑷求见。”
最后,他对这百人说道:“诸君是从两千人中精选出来的,前人云:‘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两千人当选出君等百人,如君等者,可谓强豪,今聚於一屯当中,此屯便是我军中之冠。望来日上阵杀贼,君等能不负强豪之名,不坠冠军之号。我与诸君约,我亦不负君等,必尽我尽力,使有仇者得报,使勇武者能得功名。勉之!勉之!”叫“陷阵屯”的这百人就住在中军,於自家帐外摆布的余暇帐篷里歇息。
固然窜改了对荀贞的观感,但他疏狂的性子却难窜改。他挣开荀贞的手,将一只手放在马鞍上,另一只手拈着马鞭,倚马笑道:“我只一人,连带来宾奴婢也不过二十余人,要破贼,还得靠你荀贞之啊!”他扬起马鞭,指着戏志才、荀攸,说道,“志才、公达,你两人武勇不及我,都敢从贞之南下,何况我呢?此番南下破贼,我们且比比尝尝,看谁立下的功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