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1 辛瑷(下)[第1页/共4页]

辛瑷虽被戏志才调笑,也不着恼,学荀贞的模样,倚着垛口蹲下,大口大口地将椀中肉羹喝完,顺手递畴昔,说道:“贞之,再来一椀。”

在农耕社会里,牛是首要的劳动帮手,遵循汉家律法,是不能妄屠牛的。

“饿得狠了,吃甚么都香!”

暮色渐深。

钟繇笑道:“贞之爱兵如子,与卒同甘共苦,此古良将之风也。”

他接过筷箸,在木桶里搅了搅,煮得通红的肉块在浓稠的汤汁里高低翻滚:“咦?是牛肉?”

戏志才抿了口肉羹,吃了口肉块,品了下味道,笑对辛瑷说道:“玉郎,这肉羹调料放得太多,肉半生不熟,勉强下腹罢了,那里称得上‘甘旨’二字?你之以是感觉好吃,依我看啊,没别的原因,只一个启事。”

白天的喧闹和喊杀声沉寂下来,晚风从远处带来了积雪熔化后泥土、春苗的气味。

守城两天一夜,荀贞没下过一次城头,与仇敌交兵时每次都身先士卒,加上此前的威名和家声,让他很快就获得了守卒的恭敬。

黄巾军如潮流普通的守势直到酉时方停。

在他们的核心,约莫有一千多黄巾士卒守夜,能够是因为看到城头上没有火把,黑漆漆一片,觉得郡兵都已睡下的原因,这些守夜的士卒放松了警戒,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闲谈谈天,很多坐在地上。统带他们的小帅们也没人去管。

络绎不断的壮勇从城下上来,给守卒送饭,饭香冲淡了血腥。

辛毗是辛评的弟弟,年纪较轻,从小锦衣玉食惯了的,没有吃过苦,看不上这简朴的肉羹、胡饼,同时也嫌脏,即便饿着肚子,也宁肯比及回家再吃。

一个貌美如春华的男人,用一种随便安闲的态度来与你说话,谁又能生得起气来呢?

文聘见他发怒,不敢多说了,顿时提起一个木桶,飞跑着给守卒送去。

戏志才、荀攸、钟繇、杜佑、辛评、辛毗、辛瑷等人从远处、近处走了过来。

两人的话虽一样,解缆点不一样。

郡兵们中有很多人也看到了荀贞等人吃的是肉羹,但对此,没有一人有任何定见,更没人说一句怪话。由此也可看出,即便在兵卒们看来,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全在这儿了?”

明天,黄巾军初来乍到时,他带着他的来宾们实施了一次算是胜利的打击,大大鼓励了守卒的士气。今晚,又到了他门下来宾反击的时候了。

桶里装的饭食和明天给士卒们吃的一样,有麦饭,有豆羹。筐里放的是麦饼。

守卒饱餐过后,荀贞传下军令,令将火把全数燃烧,并接收昨晚被黄巾军骚扰了整整一夜的经验,把他们分红了两班,一班值夜,一班下城就寝。

荀贞向诸人行了个军中礼节,正待要下城率来宾反击,一人从后边扯住了他,叫道:“不成!”

“那些贼兵如何不睡?骑着马乱跑干甚么?”

“甚么启事?”

戏志才、荀攸、钟繇等人齐声大笑。荀贞亦不由浅笑。

他扭脸往城下望了望,城外的黄巾军也开饭了,阵中升起了一缕缕的炊烟。

麦饭、豆羹皆为底层百姓平常的吃食,也是郡兵们平时的炊事。荀贞任繁阳亭长时,也常吃这类食品。

荀贞从没怒斥过文聘,这是第一次。

荀贞极目了望,入眼遍是星星点点的篝火。

辛评、辛毗没有要,他两人都说:“吾兄弟家在阳翟,等会儿归家了再吃。”

程偃、文聘各提了两个高大的木桶,放到荀贞的身边,里头是方才熬好的肉羹。

“君卿、仲业、阿偃、小任,这四桶牛肉羹,吾等已经吃过了,剩下的分给守卒和来宾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