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虎狼之威(上)[第4页/共5页]
国叕颤声说道:“若、若还印绶去?”
“说、说我?”
荀贞没理他,立在堂门口,环顾堂内。堂内有两三个吏员,观其打扮,都带着百石的印绶,应是县里的功曹、五官椽等大吏。荀贞疏忽他们的陪笑,直截了本地说道:“本日我来你们县,是来找你们的县长、县丞、县尉说话,无关人等,退下!”
国叕不知荀贞何意。李博起家,自袖中取出阴修的公牒,双手捧着,送到了他的面前。他接住,茫然地看向荀贞。荀贞说道:“这是府君手写的牒书,请足下旁观。”
“是,是。鄙人必然痛改前非,必然磨砺名节。”国叕谨慎翼翼地避开地上首级,提示本身不要去看,摘下冠带,取下印绶,恭恭敬敬地放到荀贞的座前,说道,“印绶谨还督邮,鄙人这就归家。”
荀贞转顾,和坐在身边的戏志才互换了下视野。
“然此人独服黄叔度,每见黄叔度,何尝不正容,及归,罔然如有所失。他母亲一见到他这副模样,就晓得他是刚见过黄叔度,便问他:‘汝复从牛医儿来邪’?……,荀君可知戴良母为何称黄叔度为牛医儿么?”
“鄙人、鄙人,……。”幸亏被戏志才逼得狠了,他冒出来急智,“鄙人学袁本初,单车归家!”
荀贞又问道:“吾闻汝郡有月旦评,足下知否?”
“那再叨教足下,你想获得许子将之贬么?”
在他俩这简短的对话过程中,戏志才、李博、宣康三人已各安闲堂东找着了坐位,别离坐下。宣康拉了一个案几放在面前,从随身照顾的盒中取出纸墨笔砚,摆列放好。许仲、江禽两人守在堂门口。高家兄弟诸人列在堂下,虎视眈眈,盯着刚退出去的县功曹等和墙角的小吏们。
“贵县有一人,姓黄名宪,字叔度。不满足下可知?”
“我传闻足下是汝南慎阳人?”
荀贞冷眼旁观,蓦地问道:“是否触目惊心?”
许仲应诺,带了两小我,出去官寺外,很快转回,每人的手上多提了四五个血肉恍惚的东西。躲在墙角的吏员们瞥见了,惶恐失声。许仲等人登入堂上,把那些东西丢到国叕的面前。国叕拿眼去看,再也撑不住酥软的腿脚,骨颤肉惊,跪坐不住,瘫软在地,那些清楚是一个个的首级头颅!有的闭眼,有的睁眼,皆血污满面,可骇狰狞,骇人之极。
国叕面有得色,深觉得然,连连点头,说道:“是呀,是呀!鄙人能与黄叔度同亲,确是一件幸事。”
国叕哑口无言。黄叔度是慎阳的大贤,不但获得过荀淑的赞美,还获得过郭林宗、周子居、戴叔鸾等诸多名流贤人的赞美。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幸运凑趣上了汝南袁氏,才被举为孝廉,从而得以退隐,又那里见过黄叔度呢?
“吾郡有一才士名叫戴良,不知荀君是否有闻?”
“恰是,他的曾祖父戴子高好给施,尚侠气,门客常三四百人,时报酬之语曰:‘关东大豪戴子高’。戴良和他的曾祖父广养门客分歧,此人才高倨傲,放诞无节,其母好驴鸣,他便常学之,以文娱焉。吾郡谢季孝曾问他:‘子自视天下谁可为比?’他说:‘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但是戴子高以后么?”
这又是汝南的一个高傲。国叕天然晓得,他说道:“吾郡许子将少峻名节,好人伦,才高名重,年十八即得‘希世出众之巨人’之赞,与陈仲举、李元礼、郭林宗诸贤齐名。他尤能知人,好评点天下人物。因他近年来每次评点人物多在每月月朔,故名‘月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