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郭嘉和戏志才[第2页/共2页]
并且,如此一来,大师又多了一个刷名声的好处所。并且,还很便利。只要上了报纸,起码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百姓,心目中便会对此人,有一个杰出的印象。
此时,一处凉亭当中,有两个简朴朴实,但却又嗜酒如命的家伙,正在拿动手中的大汉日报,谈天说地。
比起布衣来讲,天然是很贵的,但是和书院当中的这些世家子们比起来,就显得微不敷道了。
固然此时的郭嘉,并不晓得甚么叫做言论,甚么叫做洗脑,但是以他的目光,还是一眼便看出来了,这背后深藏的庞大能力。
固然从成果看来,这类实话,比起谎话更可爱。但是,谁又能拿他如何办呢?
颍川郡,颍川书院。
而后,郭嘉便直接岔开了话题,笑着道:“别的不说,这份报纸还是蛮成心机的。”
“潜移默化的,一点点儿的,窜改人们对江南的看法。数年以后,恐怕即便是最固执的老头子,对于江南的印象,也会有所窜改。这报纸的能力,实在是不容小嘘啊。”郭嘉冷冷的道。
毕竟,林扬也是穷光蛋出身。一个穷光蛋,颠末机遇偶合,竟然获得了本日的位置,一看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啊。
只不过,现在的郭家,式微了罢了。如果非要找一个称呼的话,那就是豪门。
闻言,戏志才点了点头,而后道:“这第一个版面乃是针对皇室,这第二版算是针对天选者,第三版算是针对江南,第四版,就是针对浩繁的读书人了。”
豪门之上就是世家,豪门之下,就是乡间的土豪地主,简称为良家子。良家子之下,就是戏志才如许的纯粹的穷光蛋。
“这三篇文章,全数都是蔡公对于《乐经》的注解。能够说,单是这三篇文章,就足以让全天下的学子,猖獗的采办这份报纸了。”
“也不晓得这是谁昧着知己写的,硬是把荒凉的江南,写成这般模样。一下子,便能够吸引很多少男少女的重视力。”
“再来看这第三个版面,一上来就是一首小令。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闻言,郭嘉却罕见的点了点头。而后,直接赞叹道:“这又如何啦?很好啊,不就是夸了本身几句吗?有渠道为何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