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论天下[第1页/共3页]
“不过一小人耳?”孙权冷冷一笑,道:“自古成大事者,可不择手腕,但是必有其气度,可包容天下,袁术固然有家势,有才气,但是气度狭小,凡是斤斤计算,非成大事之辈。”
三人没有等多久,便瞥见一妙龄少女在绿衣美婢的带领之下,走进了凉亭,蔡琰青丝散披,一袭儒裙,抱着一个琴,身姿款款。
孙权一听,顿时目光闪亮,凝睇着中年文士,他是许邵,这其中年文士应当就是评价曹操的汝南名流许邵。
孙权一听,虎魄晶莹般的瞳孔蓦地有些收缩,此人目光独到,沉默了一下,摇点头,道:“袁绍固然有能,或可霸河北,或可据北方,但是他太重视门庭之别,有世家之礼节,却无百姓之心,难成大事,自古王者,得民气方能得天下。”
“这个女人,费事你一下,去把我家姐姐请来,就说权在喝酒,请她操琴扫兴!”孙权对着身边的一个美婢,道。
“江东之地有长江天险,可护江东基业,亦可阻江东之势。”中年文士淡然的道。
孙权少大哥成,气质非普通,随口而来的话,出自白居易的《琵笆行》当中的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了解!算是镇住了两个文采斐然的文人。
“少帝已死,献帝乃是董卓之傀儡,汉失正统,诸侯并起!”
“渤海袁绍如何?”白衣青年目光带有一丝希冀,轻声的问道:“袁本初既有袁家之势,另有前关东联盟的盟主之余威,势压天下,现在已经返回关东,麾下更是兵马浩繁,大将无数,不出三五载,此人不成霸河北之地,以河北之地,可争锋天下。”
中年文士听到曹操的名字,神采有些凝重,道:“提及曹孟德,某家当年在雒阳曾经见过其一面,此人非善类,有气度,有派头,不惧末节,必成大事,当年他曾架剑于某家脖子之上,某家便给了他一句考语,乱世能臣,乱世枭雄。”
孙权看着两人,老练的面孔暴露了一丝丝惊奇,淡淡的接了一句:“只怕今时本日要比四百年前的楚汉之争还要狠恶,为了停歇了这一场黄巾之乱,天下世家,各地诸侯气力在不竭的强大,主强仆弱,乱已起也。”
这个年代,出身是一个很首要的事情,曹操因为出身寺人以后,在没有真正起家的时候,并没有让人正视,比不上袁绍,袁术之辈。
蔡琰十指操琴,细细的听着三人的谈吐,美眸划过一丝精芒,凝睇着小孙权,固然他们相处多日,她感受还是有些不体味这个少大哥成的小孙权。
“此话何讲?”孙权微微眯眼。
中年文士和白衣青年昂首一看,顿时目光一亮。
“本来是蔡娘子,隆失敬了!”白衣青年身上一震,恭敬的道:“蔡中郎乃是天下少有的乐律大师,固然未闻其之音,但是本日能听上蔡娘子一曲,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好美好的琴音,悸动听心,非普通人能弹的出来,女人好琴艺。”白衣青年目光凝睇着蔡琰,划过一丝倾慕,道。
她没有涓滴的怯场,在三人不远处坐了下来,把手中的琴摆放在一张案桌之上,半跪而坐,十指如同小精灵,能悸动听心的琴音开端回荡起来。
“那刺杀董卓,矫旨天下,联盟关东诸侯的曹操呢?”孙权俄然问道。
“两位彻夜皆然是借宿之人,正如这位公子所言,能相逢就是缘分,何必还要了解,本日我便不问两位的身份,喝酒,请吧!”中年文士举起酒杯,道。
青梅煮酒,不就是要议论天下的吗?这法度不能少。
“天下群雄当中,四世三公,嫡子袁术,为朝廷后将军,秘闻深厚,占有汝南之地,麾下兵强马壮,此人如何?”中年文士眯起眼,低声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