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1页/共3页]
在此之下,方绍便对朝廷官职又做了一次调剂。
(未完待续)
接着姜维便令部下念了一份长长的名单,此中之人,多为张飞、糜竺等中立之臣,以及蒋琬、邓芝等偏向于方绍这一党的大臣,待这些人被放走以后,殿中尚余下百余名大臣,剩下的这些人,则是朝野公认的诸葛亮一系的官吏。
中原大族的造反,本就在方绍的把握当中,他当即派出邓艾,统帅三万中军出关平叛,同时传令给节制两河诸军的魏延峻厉打击兵变。
因而,在邓艾和魏延的重兵围歼之下,一月以内,兵变者悉数被荡平,对于率先造反的河内司马氏,方绍毫不包涵,以朝廷的名义,命令尽夷司马氏三族。在残暴弹压的同时,方绍又采取恩威并施,只对一部分带头的大族停止夷三族等极刑的抨击,其他随众则予以法外施恩,赦免了他们的罪过。
政变的十天以后,都城表里的情势皆趋于稳定,方绍又借着太后和天子的名义,将长安核心的中心军将领们以升官的名议调往长安,另安排本身的嫡派将领,并去统帅这些军队。
跟着一阵兵甲碰撞之声,全部武装的羽林军士们汹汹而入,敏捷的封闭了大殿前后各个出口。官吏们如无头的苍蝇乱闯,到处碰鼻不得出时,只得无法的退回前殿,聚在一团不知接下来将产生甚么。
不过,为时已晚。
姜维的轻视之词,只将庞统气得怒焰填胸,一时再无言语,只被兵士们灰头土脸的拖了出去。
在颠末一个月有条不紊的安排以后,方绍终究完成了对中心十几万军队的节制,也就是说,朝廷的军政大权,眼下已他的把握当中。
他前后以谋反的罪名,迫使天子命令,正法庞统、司马懿等十几名庞系一党的“首恶”,但同时他又明白表示,只对首恶予以极刑,其他从众只要悔过改过,则一概既往不咎。
说罢,姜维手一挥,更多的兵士从殿外涌入,气势汹汹的突入人群,遵循事前制定的名单,拘系庞同一党人物。
以后不久,在方绍的表示下,天子刘泰下旨,以劳苦功高为由,改任诸葛亮为太傅,相称于剥夺了诸葛亮的实权,接着又下诏升方绍为丞相,兼任大司顿时将军。
在停止了一系列的军事打击以后,政变引发的处所背叛,根基销声匿迹,中原大族在这场平叛之战中,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在处所上的影响力进一步遭到减弱,方绍借此大肆汲引一些寒人出身的官吏,充当本来中原大族们把持的处所郡守等官职。
因而,在上高低下轮番的美意守势之下,方绍最后只能“无可何如”的接管了天子的任命,正式接管丞相之职,并兼任大司顿时将军。
几名甲士前上,齐声道:“丞相请。”
胜利的一方敏捷的将大街上的尸身清理洁净,并用水洗洁净了地上血迹,然后军方退往了各门等计谋要地,衙役们呈现在大街上,敲着锣向躲在家中的市民们宣布兵变已经被弹压,百姓们无需担忧,可还是糊口停业。
参与长安兵变有功的诸臣中,姜维被汲引为卫将军,邓艾晋升为领军将军,王平则升为车骑将军,王濬升为中护军,外镇的魏延则被升为骠骑将军,诸人皆升为乡侯。
面对诸葛亮,姜维不敢过分倨冷,他微微一拱手,很客气的回道:“大司马正在庇护太后和陛下,临时没法与丞相相见。丞相可先归府邸,信赖不久以后,大司马自会前去慰劳丞相。”
大殿当中,一片死普通的沉寂。
姜维的企图再清楚不过,剩下的这批人皆是诸葛亮一党,名为派兵庇护,实则是要将他们借此为由,将他们囚禁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