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杨奉入淮南[第2页/共3页]
寿春城,坐落于淮水南岸,曾经作为战国末期楚国的都城,见证过一代王朝的式微、灭亡。
“嗯!”点了点头,刘辩的眼睛微微眯了眯,接口说道:“当今陛下人在许昌,曹操定然是反对袁术称帝最甚者。倘使曹操占了徐州,恐怕那袁术的日子也是过不平稳!”
因为京兆尹与左冯翊两地灾情严峻,很多粮草拨发到两地赈灾,秦军眼下底子无有粮草支撑长途奔袭,只能将迟延徐州战事的但愿依托在袁术身上。
袁术从扬州迁往寿春,经常也会欢迎一些诸侯使者。
“回禀殿下!”刘辩的话音刚落,徐庶就站了起来,抱拳躬身,对他说道:“以臣下看来,此番青州军进入徐州,并非端的兵变,而是曹操成心为之!”
“袁术对大汉早有不臣之心!”放下抱起的双拳,庞统对刘辩论道:“殿下可命人前去处袁术讨要传国玉玺。袁术着慌之下,定然抓紧即位称帝。如此一来,他便无有后路,唯有占有徐州,方可与曹操对抗!”
洛阳城内,刘辩与世人商讨安妥,要促使袁术尽快叛变大汉裂土称帝。
他只带了四名随行的亲兵。
还向来没有哪路诸侯的使者,会如同秦王的使者这般寒酸,连队像样的车马都没有,只是五骑快马来到城门外。
那中年人穿戴一身宝蓝色的丝绸深衣,见了杨奉,老远就翻身跳上马背,双手抱拳,满脸堆着笑容,一边朝杨奉这边走,一边对杨奉说道:“某乃袁公帐前长史李丰,得知将军前来,特地出城驱逐将军!”
骑在马背上,见走出城门的是袁术的长史李丰,杨奉眉头微微拧了拧,很不甘心的抱拳朝李丰拱了一下,对李丰说道:“某乃秦王使者,袁公如此怠慢,未免过分托大!”
守着城门的几名淮南军,将杨奉只领了四个亲兵,对他所说的秦王使者身份多少有点思疑。
特别是刘辩的秦军和曹操的军队,机会得当必然会大肆进入淮南。
“既然袁公无有此意,那便是坊间讹传!”杨奉也不与李丰辩论,双手抱拳朝李丰拱了拱,对他说道:“既然袁公磊落,末将来此,事情便是好办了!”
“将军少待!”抱拳朝杨推行了一礼,那军官回身向城内跑去。
“尚且一定!”这一次,没等徐庶说话,庞统就站了起来,对刘辩论道:“徐州虽是有力自救,却有一人可解徐州之难!”
走在最前面的,恰是得了刘辩拜托,前去处袁术讨要传国玉玺,促进袁术尽快称帝的杨奉。
“久闻传言,袁公自从得了传国玉玺,便一心称帝,此时莫非……”来到淮南,目标就是刺激袁术尽快称帝,而掉队军许昌,以解徐州之急,杨奉也不拐弯抹角,反倒将话说的非常直白,话说了一大半,他才止住话头,一脸玩味的笑容,视野不住的在李丰的身上游移着。
抱定必死的决计,杨奉一起策马奔驰,不一日便到了寿春城外。
四名卫士一字排开,骑着战马,鹄立于杨奉身后。
以往刘辩出征,杨奉建功未几,听得徐庶要去淮南,向袁术讨要传国玉玺,晓得此去凶多吉少,赶紧站起,向刘辩请缨,愿代徐庶前去。
杨奉骑在马背上,笔挺的挺着腰杆,面无神采的望着寿春城门。
“使者请奉告名姓,小人这便去处袁公通禀!”保卫城门的淮南军军官,抱拳向杨推行了一礼,提出了要杨奉告着名姓的要求。
可一心称帝的袁术,对身为汉室苗裔的刘辩,决然不会过分靠近,天然不会像袁绍那样,只要刘辩一声令下,便会领军讨伐其他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