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特工皇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72章 忠魂自此无归路[第2页/共3页]

几日前他们过河,因为河床低矮,并没有筹办渡船,现在要度过涑水,只能依托一些临时制作的木筏。

“王邑,常山赵子龙在此等待多时!”数千马队冲到离王邑和已经渡河的河东军官兵只要二十多步的处所停了下来,领军的小将军提着长枪,向王邑大声喊道:“董卓逆贼倒行逆施!我家殿下宅心仁厚,念你等也是忠贞之人,故意放你等一条活路,还不快快上马受缚?”

“河东恐怕是保不住了!”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王邑长长的叹了口气,对夏侯英说道:“夏侯将军,过河以后,你去别处寻个安身立命之所罢!我王邑愧对朝廷,愧对太师!此番唯有死守河东,待到河东沦亡,再以死明志!”

“还不是时候!”看着远处的河东军,刘辩摇了点头,对杨奉说道:“敌军尚未进入渡河关头期间,过早打击,只会促使他们转头死战,我军定然也会接受庞大丧失!传令下去,全军推动,与韩暹合兵,且看着河东军渡河!”

至死他都没明白,在河岸劈面与韩暹大战了一天一夜,为安在这小将军的面前,他竟是连一个回合都没走到。

很多官兵并不晓得水性,却被前面的人硬生生的给推动了水中。被推动浅水区的官兵还能挣扎着站稳脚根,可那些被推挤到深水区的官兵,则免不了要吃了很多痛苦。

与此同时,河岸北面的刘辩军主阵。

河岸边上的河东军已然开端渡河,韩暹所部官兵也已推动到离河东军主阵只要百余步的位置。

传闻火线来了一队人马,王邑赶快昂首朝前看去,只见滚滚烟尘当中,一片乌墨般的战旗正高低翻舞着,一员白袍银甲的小将军,正领着数千名身穿大红衣甲的马队朝他们这边快速弛来!

可河东军的官兵,多数都是中原人。中原人不像江南人,江南的百姓多是傍山依水,很多人毕生在水边糊口,水性定是极好。可中原的官兵,大多都是家住旱地,极少有机遇泅水,会水的官兵并不是很多。

坐在木筏上,王邑是一脸的暗淡。他很清楚,河东军真正的精锐已经被他拼光,如果要重整兵马,没有个三年两年,底子不成能再练习出一支像如许的军队。

“诺!”那兵士抱拳起家,翻身跳上马背,双腿朝马腹上一夹,用力的抖了下缰绳,策马又朝涑水岸边奔去。

作为此战的首要智囊,黃伯玺已然在渡河之前,就被王邑砍了脑袋。战役失利,毕竟要找个替死鬼来向朝廷交代。黃伯玺则是再合适不过的替死鬼人选!

持续数天的厮杀,已是将过了河的河东军官兵吓破了胆,现在赵云又一枪刺死河东虎将夏侯英,河东军官兵那里另有人敢挺身出战?

“郡守……”听了王邑的这番话,夏侯英眼眶中两汪热泪不住的打着转转,一手持着大斧,让大斧笔挺朝天直立着,双腿一屈,跪在王邑面前,哽咽着说道:“末将不离河东,即便是死,也要死在河东疆场上!”

木筏靠登陆边,王邑等人上了岸,木筏又折回南岸,接河岸劈面的河东军官兵去了。

五万河东军精锐,仅仅只过了六七天,就被刘辩军完整击溃,现在落得个不得不狼狈返回北岸的了局。

涑水并不是很深,河床也非常陡峭。水性好的人,能够在河中来回游上几圈,也不会体力不支。

“诺!”杨奉抱拳应了一声,朝离刘辩不远的发令军官打了个手势。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