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病的不是时候[第1页/共3页]
“浣娘……”刘辩扭了一下颈子,悄悄唤了正帮他擦拭着额头的陶浣娘一声。
房门被亲兵推到一旁,一身将军衣甲的周仓大步走进屋内,到了离刘辩另有两三步的处所停下脚步,双手抱拳向刘辩问道:“殿下身子可大好?”
“病的真不是时候!”微微拧着眉头,刘辩轻叹了一声,随后蓦地间想起了一件事,对周仓说道:“把府库中统统麻布与锦缎全找出来,能染色的,找染工染成红色,不能染色的也都留下,将来犒赏有功将士!”
“把周仓将军请来!”朝那见他醒转,连上带着粉饰不住忧色的亲兵摆了摆手,刘辩轻声叮咛了一句。
“刀身两尺分,刀柄三尺!”画完这把在周仓眼中看起来很古怪的兵刃,刘辩对他说道:“这类刀叫做朴刀,可用于步战也可用于马站,比长剑和短矛都要好用。”
一天前,徐庶已带领三千名精锐南下,遵循路程来算,他们此时应当已到了黄河岸边。
扶着刘辩坐起,陶浣娘走到一旁,拿起刘辩的衣服,帮他披在了身上。
“了然!”刘辩嘴角挂着笑意,缓缓的点了下头。
“我睡了多久?”扭头看着烛光下映着一块乌暗中斑的房顶,刘辩有气有力的问了一句。
“智囊已然叮咛下去!”刘辩的话音刚落,周仓就对他说道:“府库中统统能染成红色的布匹全都送到了染坊,不能染色的布帛,也都封存了起来。府库内另有很多查抄来的铜钱,粮仓更是派了重兵扼守,即便有人围城,也能支撑一年半载。从将士们手中收回的兵刃,也交给了城中的铁匠,责令铁匠打形生长剑……”
“还觉得我醒不来是吧?”侧头朝陶浣娘微微一笑,刘辩显得非常怠倦的向她问道:“徐庶他们呢?”
“诺!”亲兵应了一声,回身走出了房间。
听到肚子收回的响声,刘辩自嘲的笑了笑,昏睡了三天三夜,顶多陶浣娘也只能喂他些流食,如果不感到饿,那才有些奇特。
守在门外的亲兵应了一声,没过量会,拿回了笔墨和纸张。
烛火摇摆,跳动的火苗在屋内铺洒了一层暗淡的金色光芒。
听到刘辩论话,陶浣娘娇小的身躯蓦地一震,正擦拭着他额头的手往回收了收,一脸欣喜的看着醒转过来的刘辩,声音略有些颤栗的轻声喊道:“你醒了!”
刘辩的铺盖离门口不远,亲兵们说话的声音固然不大,他倒是一字一句都听了个清楚。
“顾问你的亲兵都是粗手大脚的男人,奴家怕他们顾问的不好……”陶浣娘抿着嘴唇,羞赧的低下头,惨白的脸上闪现出一抹红晕,轻声应了一句。
拿着纸张的亲兵把纸平平的铺在矮桌上,取来笔墨的亲兵则在摆好笔墨后,捏着块墨,悄悄的在砚台上碾磨。
感到肚子饿了,刘辩正想唤门口的亲兵为他取些吃食,紧闭的房门被人拉了开来,陶浣娘手中捧着一只盛满了热腾腾肉糜的陶碗走了出去。
刘辩应允不再出去,陶浣娘才又向他福了一福,端着水盆退出了房间。
亲兵应了一声,也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刘辩缓缓的展开眼睛,面前的统统都还非常昏黄。迷蒙当中,他感到额头一阵阵冰冷,一个娇小的身影,正坐在他的身边,用蘸着水的麻布,悄悄擦拭他的前额。
“我昏倒的时候,你一向在这里?”看着陶浣娘那张眼圈通红,略显惨白的脸,刘辩微微蹙起眉头,轻声向她问了一句。
传闻徐庶领着步队南下,刘辩晓得,他必然是率军去劫夺董卓军的辎重、救援被董卓军摈除前去长安的百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