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大周天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653章 得遇故人董仲颖 瞧见草莽刘玄德[第1页/共7页]

“是啊。卢公以病去官,授学缑氏山中,伯珪兄时为郡门下书佐,弃官就读,与备同窗,因他年长於备,故备兄事之,直到熹平六年,南夷背叛,朝廷征拜卢公为庐江太守,伯珪兄与备方才各自归家。伯珪兄归郡后,初被举为上计吏,再举孝廉,现为辽东属国长史。”

周澈冲他微微一笑,此人莫名其妙,但见周澈银印青绶,知起码是个二千石之官,而他只是个白身,不敢怠慢,忙恭谨地略微哈腰,回了一笑。傅燮就在周澈身边,重视到了周澈的古怪,低声问道:“度辽与此人有旧?”

董卓哈哈大笑,说道:“汝颍天下名郡,多博学夙儒,我小时候没机遇,没如何读过书,常自忸捏,一向都想再去一次贵郡,拜个名师,学学经籍。”

转念一想,这也是应当。

周澈於顿时拱手,说道:“失敬失敬。”

世人见礼毕,各归军中。

所谓“广为传道”,是说两汉之时的巫实在就是玄门的源起,这个时候的巫和原始的道徒是很难辨别的。比如张角,传的是玄门之典范《承平经》,可拜的倒是中黄太一。中黄太一是神名,即“天帝神师黄神越”,两汉之人以为“黄神越”是天帝的使者,对这个神的崇拜很遍及,汉人身后陪葬的镇墓瓶、镇墓文里常有“黄神越章”如许的称呼呈现,而这些镇墓瓶、镇墓文是巫做法后留下来的,也就是说,黄神越是巫信奉的神,张角也拜这个神,可见巫与玄门之干系。

刘备谦善地一笑,往周澈腰间的青绶和印囊上溜了一眼,颇是恋慕,心道:“此人年事也就而立出头,只是略长我几岁,罢了是位秩二千石。”虽不知周澈缘何主动和他说话,却也知机遇可贵,踌躇了半晌,心道,“此人待我似非常和睦,虽不知何故,但我若能抓住这个机遇?”

荀攸对这些话题不太感兴趣,在桓玄详细解释给徐康听时,带了两个兵卒去到远处田中,这时折转返来。周澈问道:“何为去了?”

董卓打了败仗,朝廷令皇甫嵩来代替他,皇甫嵩既是他的长官,并且他两人俱凉州人,皇甫嵩又是他同州的前辈,他亲来驱逐在道理当中。看到皇甫嵩率部来到,董卓远远地驱逐上来。

他看了看周澈,心道:“此人出身周氏,族中长辈驰名於天下者众,现在党锢已解,或许不久后他族中的长辈就会被召入京师为官了。除了他族中的长辈外,他仿佛又深得皇甫将军的正视。可贵他对我似有好感,我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也非不能!”

董卓性粗暴,有游侠风,他的母亲是羌人,他幼年时尝游羌中,与羌人的豪帅们相结,后归家种田於野,有次,有个羌人的豪帅来拜访他,他宰杀耕牛接待之。耕牛是农夫的命/根子,汉法制止私杀耕牛,而为了接待羌人来客,他把自家用来种田的牛都给杀了,这令拜访他的这个羌人豪帅非常打动,归去后就送了千余头的牛羊马等杂畜给他。事情传开后,他由是以健侠着名。

由董卓在前带路,皇甫嵩先过界桥,留下傅燮等批示大队渡河,他特地带上了周澈和他一起。

辽东属国设於安帝时,启事是乌桓叛服无常,为了加强对乌桓的节制,安帝改“辽东西部都尉”为“辽东属都城尉”,置“辽东属国”,从辽东、辽西二郡各划三县归“属国”统领,以安设、办理降附的乌桓族人。因为起地处北疆,以是从设立之日起,辽东属都城尉就与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一起成为了保卫汉室北疆的首要官职。能在辽东属国为官的要么是已经成名的名将,要么是边地大族的后辈,要么乌桓的部族首级。“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就做过辽东属都城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