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大帝无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章 诸侯进京[第1页/共3页]

“猖獗!”一向在旁沉吟不语的袁绍厉声喝道,“既然孟德识得骑都尉大人,圣旨便不会有假了。术弟还不快快接旨,岂敢抗旨不遵?”

李典也笑道:“不料明公对陛下如此推许备至。我闻昔日明公年幼之时,汝南名流许劭谓明公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明公欲为能臣耶?明公欲为奸雄耶?”

袁术狠狠的盯着李逸飞,哼了一下,又望了曹操一眼,这才又乖乖的跪下。

雄师行至洛阳东门三十几里之处,各路诸侯会合。这是大师约好的堆积之地,堆积以后再以袁绍、曹操为首,挥师进京面圣。

为首一人,身穿红色官服,年纪二十五岁摆布。捧着一卷圣旨翻开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天子诏曰: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兴义兵而匡扶汉室,败董贼而救朝廷,立下不世之功,该当封赏。然都城狭小,而诸侯兵马浩繁,故令各路兵马驻军于洛阳三十里以外,不成上前。各路诸侯及部将可带百人保护进京,马上面圣领赏。钦此!”

袁术怒道:“若我等执意驻军于又如何?”

袁术嘲笑道:“就算他真是骑都尉又如何?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就如此放肆。若不给他点经验,今后我们这些大臣还如何为官?”

前面又跟着六个威风凛冽的大将:当中右一人,身高九尺摆布,手执一杆钢枪,满脸威猛之色,仿佛为六人之首,名夏侯惇,字元让;当中左一人,也手执长枪,顿时挎着一张雕漆大弓,挂一壶箭,名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惇之弟;靠右边一人,手执长枪,名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再靠右一人,手执长刀,名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从弟;最左边上一人手执长枪,名李典,字曼成;最右边上一人执长刀,名乐进,字文谦。

一个多月后,他完成了陛下的任务,而陛下也完成了他的大计,一个十岁少年的王图大计。

联盟军奉旨入关。三十万雄师浩浩大荡的向洛阳进军面圣。

曹操暗道,此主公然心机周到。

密室中一片沉寂,显得格外阴冷,只要几道细细的阳光从暗窗格中透了下来,洒在杨彪面前的案几上。

“且慢!”曹操一声断喝。“昔日我在都城之时,曾闻飞龙卫乃陛下贴身卫队,也曾见过这位骑都尉大人。圣旨有盖玉玺大印,岂可有假?我等本为勤王护主而来,今见圣旨岂能不谨遵旨意行事?”

陛下,曹某不负所托,您可安好?

此六人是最夙起兵的大将,也是汗青上曹操最信赖的亲信大将。

曹操眯缝着细眼,望着洛阳方向堕入深思。

年青官员厉声喝道:“若驻军近于洛阳二十里者,即令其他各路诸侯合力灭之,悬其头于东门以外。”

一个多月前,他像贼普通潜行出城,只为了阿谁粉雕玉琢的俊美少年的一句话:“汉室江山,全拜托在曹卿之手中。”

一向在旁不语的光禄大夫种拂,俄然插话道:“今陛下已掌控京师兵权,且一贯杀伐定夺,连董卓在京之时都敢刺杀,何况我等。我等在此做无益争论,恐几日以后已成刀下之鬼。关外诸侯已在虎牢关候旨七日,何不传书给本初,要其以粮草将尽,催陛下速速下旨宣他等进京,则大事方有望也。至于关外诸侯之心机,本初自会措置。”

这类话要在以往必定是要杀头的。但是自董卓乱政以后,皇权在世人的心目中并不像之前那样崇高。六人与曹操情同兄弟,倒也不避嫌。

现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曹操哈哈笑道:“以一万挡十五万,自损五百而伤敌万余,岂是挟持董母所能为?挟董母而逼董贼,足以证明我主为成大事,不拘末节,必将成为一代雄主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