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吊唁袁氏[第1页/共3页]
袁遗答道:“北海孔融、徐州陶谦、西凉马腾、北平公孙瓒、长沙孙坚,另有……曹操。”
两边卫士呼啦啦的将长枪举起架成一个∧形枪阵,要入灵堂者必须从枪阵下低头穿过。
祭词情真意切,抽泣更是哀思不断,令闻者无不悲伤掩面。
说话间,只听到一起的三呼万岁声,刘协手缠着白纱,配着龙渊剑昂但是来。身后跟着王越、王允、张辽和李逸飞,紧跟着前面是八个飞龙卫。
然后转头对王越冷声喝道:“你给朕数三声,不弃兵刃者,当场格杀勿论!”
三百多具棺木整整齐齐的摆列在太傅府府外的灵棚内,满场都是花圈和挽联,整条大街插满了招魂幡。
王允手抖了一下,手中三柱香掉落在地,随即又捡了起来,端端方正的拜了三拜,昂然不惧的站了起来。
袁绍迎着他的目光一对视,顷刻间俄然满身如被电击,手中的剑不听使唤的抖了起来。
袁术呆呆的望着刘协等人远去的背影,俄然一把抓住袁绍的胸口愤极吼怒道:“他们才来了十几小我,而我们统共百多人在此,为何不趁此诛杀昏君,重立弘农王为帝?你何时成了如此怯懦的鼠辈?”
袁术神采一变拔剑欲喝,却听袁绍一声断喝:“还不跪下给陛下请罪!”
袁绍沉声道:“能前来祭奠者,即使一定支撑我等,必不会决意反对。若诸侯尽皆前来,则大事可成也。另有何人将来?”
他俄然对王允说道:“司徒大人,速去筹办大祭之事。”
刘协拜完起家。王允近身向前膜拜。
世人让出一条路来,刘协昂但是入,张辽、王越、王允和李逸飞等四人跟着走了出来。
“呜呼次阳,遇祸身亡。朕心有愧,哭断肝肠。江河呆滞,日月无光。卿如有灵,听朕哭诉;卿如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好学,**当世;位列三公,四海名扬。吊君忠烈,朴直不阿;一心奉主,心系汉室。吊君丰度,边幅堂堂;佳配名媛(袁隗之妻马伦是名流马融之女),神采飞扬。吊君弘才,治国安邦;政令严明,吏治有方。想卿当日,英姿英发;哭卿早逝,泪如血浆。哀哉次阳,悲哉次阳。忠义之心,名垂百世;英魂之气,万古流芳。悲卿思卿,哀思欲绝。惜我炎汉,痛失栋梁。四世三公,满门忠烈。逆贼祸害,三百冤魂。朕也无法,为贼所迫。舍命驱贼,卿已不在。呜呼次阳,存亡永诀。冥冥无边,世事茫茫。魂如有灵,以鉴我心,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袁绍不等他喊完,立即低声轻喝“弃剑!”。
刘协冷冷一笑,淡淡的说了一声:“平身,给朕让开!”
刘协怒极大笑:“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朕非昔日之朕,你等亦非董卓也,朕之安危不劳后将军操心。”
袁术阴声道:“曹阿瞒与昏君极其靠近,我闻其举兵乃受昏君所托,前日在雒阳城外死力保护那几个狗卫士,此人必成我等敌手。而公孙瓒和孙坚此两人或可近之。”
袁术阴测测的道:“见机行事,能杀则杀!”
袁术双眼冒火的看着袁绍,仍然不肯弃剑。
而在同一时候。王越也在问刘协。
袁绍皱眉道:“西凉马腾,路途悠远,来与不来无伤大碍。孔融与陶谦不过两犬耳,不敷挂齿。但是白马将军公孙瓒、江东猛虎孙坚以及曹操皆世之枭雄,不成轻视。”
刘协想的倒是袁隗进入了一个死局。袁绍要反董卓,而他是袁绍的叔父,董卓是不会让他活着的。
袁术哼哼嘲笑道:“王允乃大汉司徒,我叔父也乃大汉太傅,为何无罪问斩?陛下如此包庇王允,恐天下人不平!城外二十里之处另有三十万雄师等待陛下惩办乱臣贼子,若不能斩杀奸臣王允,恐生兵变,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