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曹氏小侯爷[第1页/共2页]
“臣九江太守麾下校尉李通拜见陛下。”李通伏拜至地,朝着刘协行了大礼。仪表不凡,谦逊恭敬顿时让刘协心生好感。
如此环境,让他不得不担忧。
遵还是例,春节后的第一个朝会,天子与重臣相互拜年,不睬朝政,不议政事。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二十几岁就当上侯爵,今后绝对是前程无量。
“谢陛下。”李通站起家,脸上尽是热诚,眼角不时瞟过宝座之上的刘协,心中有些嘀咕。
“启奏陛下,大将军,九江信使在殿外求见。”
李通嘲笑一声,完整疏忽面前这般崇高的大殿与大殿上的重臣天子。
刘氏衰弱,曹氏当兴。
曹操也是微微动容,固然他晓得曹安民会干的很好,但这仿佛有点好的过甚了。若不是这一次刘表搅局,能够他就一口气兼并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李通清算了下衣甲,器宇轩昂举头挺胸迈步而入,一股疆场交战的豪杰气引得在场众报酬之侧目。
“一百二十万?荒唐,我主管户籍多年,岂能不知这九江一地有多少人丁。”
大殿以内顿时响起结舌之声。
三千战五万,胜算即是零。但听李通如许说,世人的心中顿时格登一下,莫非一贯不被看好的曹安民赢了?
“免礼。”
“大将军何意?”刘协看了一眼曹操。
赋税,人才,军队皆是以人丁为基数。兖豫两州统共也就是百多万人丁,现在曹安民获得了百万人丁的九江。南北照应,曹氏的气力恐怕在段时候以内就会晋升一倍不足。到当时,岂有他们这些汉室老臣的活路。
“陛下,九江太守曹安民立此大功,震慑江南之地的宵小之徒,应当重赏,以安民气。”
长乐宫内,文武齐至。
“谢陛下。”曹氏世人欣喜若狂,自曹操起兵以来,这还是册封的第一个爵位,固然只是亭侯,但也远超堂内浩繁文武。
“宣九江使者觐见。”
“九江太守曹氏安民,年青有为,为国尽忠,今加封其为虎威将军,新亭侯,兼领九江太守,钦此。”
走至御前,李通垂下目光,安闲不迫,带着一丝谦虚。
“陛下当重赏。”
“我主入九江之时,九江本有人丁二十二万,从庐江迁来了人丁七万人,如果再加上山越五万人,人丁约有三十五万。江南旱涝收拢灾黎,又得十五六万,与江东荆州开战,再得二三十万,后江东孙策为了乞降迁来人丁三四十万,我说一百二十万是不想吓煞诸位大人。”
刘表刘焉乃是当今天下为数未几执掌一方的汉室宗亲。纵使他们二民气胸不轨,时有诡探社稷之心,但最起码有他俩在,刘氏的汉室天下就不算完。
“主公?”一旁的荀彧小声提示。
这就是天子?如何只是一个浅显小孩子。
“陛下,九江乃我大汉淮南重镇,事关大汉国体,臣建议还是引使者入殿为好。”曹操发话,其别人岂敢反对,刘协无法只好宣殿外使者入殿。
寺人快速翻开笔墨,筹办誊写。
这个春节恐怕也是小天子刘协过得最舒畅的一个节日,没有政务滋扰,也没有奸贼逼迫,整天吃好睡好,让本来肥胖的小天子顿时胖了很多。
九江战事,满朝文武很多人也都晓得。只不过绝大多数人对于曹安民都不如何看好。
“大将军,陛下在问你,如何册封曹安民。”不远处的伏完有些不满。
“嗯?”曹操看了一眼荀彧,又看了看朝堂上的世人。
“启奏陛下,九江大捷。”
“答复大汉。”
现在曹操也仅仅只要百万人丁,而侄子曹安民竟然也有了百万人丁,又持续击败了孙策刘表。
想当初,高祖刘邦为何要杀了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就是因为这三人的才气远超本身,功高盖主,把握不住,只能正法以除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