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征服者》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17章 致董太师[第1页/共2页]

“实在致远所说,文优早就提起过。我也调派过很多人就任处所,却尽数被袁氏拉拢畴昔。而我部下亲信大多是出自凉、并的武夫,在关东无甚根底,又不擅于管理处所,以是只能作罢。”

董卓之前没有直接同意刘邈的要求,这时也拉不下脸面主动提起,只好借李儒做个台阶。

“是。”李儒答道。

刘邈见董卓不想劈面表态,也能够是需求再考虑考虑,固然感觉无法,但也没有体例,只好就着董卓的话题答道:“邈比来思虑太重,好久未有新作了。不过明天见到太师,倒来了一点诗兴,就写一首诗赠给太师。”

这首词的确有将董卓比作伊尹、吕尚的意义,但从另一方面说,也有劝董卓学习这两位先贤,要忠于君主,不要有造反之心的意义。

董卓实在早就猜到了刘邈的设法,这时更是心如明镜普通,他呵呵一笑,道:“这才是致远来长安见老夫的真正目标吧?”

刘邈写的是简体字,为免董卓看不懂,写完后,又照着念了一遍。

董卓顿时道:“文优所言有理,致远非论才调才气还是对天子的忠心都有目共睹。老夫也不会食言,等致远上朝进贡之时,老夫就上表天子,为致远请封。”

董卓又道:“明天与致远一见非常欢畅,乃至远的才调,仅仅在九江做个太守,实在是太屈才了。文优,你如何看?”

董卓本觉得刘邈只是为了与他拉近干系才说甚么共同仇敌的,但一听刘邈的解释还真是那么回事。董卓在很多州郡都安插了眼线,刘邈遇刺以及二袁派人夺九江的事他都有过体味,以是对刘邈的说法坚信不疑。

“哈哈!致远公然文采不凡,这么短时候就能写出如此佳作。”董卓又笑道,“文优,待会将致远的这篇高文装裱起来,我要将之好好保藏。”

“噢?老夫就附庸风雅一回!来人,笔墨服侍!”

“噢,致远说来听听!”

“袁氏能调派部将占有州郡,太师也能够效仿啊!太师无妨与袁氏兄弟一样,派亲信到各州郡就任,太师的人手握圣旨,名正言顺,岂不比袁氏部将更有压服力?”

“我传闻你在九江干得很不错啊?连徐州牧陶谦都在你那吃了亏。”董卓似笑非笑地看着刘邈,明显再说他也不是那么好乱来的。

“不错,不错,的确如此!”

“哈哈!”董卓大笑起来,心想难怪刘邈这小子本身不解释,要李儒代庖呢,本来是拍我马屁的,不美意义明说。

刘邈面色不改,道:“太师有所不知,当初我能进入下邳,不过是因为出其不料而占了先机,也是陶恭祖过于轻敌。厥后我不也得乖乖地退出徐州么?再说,袁氏不但气力薄弱,并且另有很高的名誉,那里是戋戋陶恭祖能够比拟的。从袁氏调派部姑息能篡夺州郡这一点,便可看出一二。目前袁绍的权势已经雄踞冀、青、兖三州,荆州刘表也是袁绍的附庸;而袁术本身占有豫州和天下第一郡南阳,另有陶谦、公孙瓒为其盟友,现在更在图谋荆州与扬州。天下州郡几近都成了袁家之物,我一个小小的九江郡又怎能抗其局势呢?”

这首词本来是王安石当宰相时抒发本身遭到重用、东风对劲的表情的,被刘邈拿来一改题目,就有点将董卓比作伊尹、吕尚的意义。

董卓重视到了李儒的眼神,心痒难耐,赶紧道:“致远,你这新字体,老夫不如何熟谙,就给讲解讲解罢!”

刘邈大喜,没想到一首诗另有这么大的感化,赶紧伸谢,当然少不了再说两句不要钱的恭维话。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