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章 白马寺[第1页/共2页]
白马寺以《高僧传》的描述,是在洛阳城西雍门外,雍门后改名西阳门并且北移500米,以是《洛阳伽蓝记》的记录为“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游戏里天然忠厚地复原了其位置。
话说《承平青领书》并不是纯粹的巫道书,从现在的《承平经》残本来看,有很多劝民为善的思惟,另有治国之术等,比如有“助六合为理,共兴利帝王。”“使(君臣民)同一忧,分解一家,立致承平”之类的语句,不然襄楷和宫崇也不会保举给前后三代帝王了。
程龙哦了一声,他跟NPC打交道不象许强那么投入,以是一时也不晓得说甚么好。许强从速插出去:“听闻公矩先生有一本神书:《承平青领书》,不知可否让后学见地一下?”
襄楷和安清对望一眼,同时感喟不语,他们这个级别的异人,多少都能卜算出一些将来的事,当然晓得陈蕃即将被杀了。
许强对三个和尚早就稀有,安清、安玄和严佛调,都是《高僧传》等书有载的译经大师,特别安清是第一个将梵文精确意译为汉文的和尚(之前多为音译)。但见到那文士,许强内心不由狂跳起来,竟然是襄楷!
襄楷俄然昂首,他的眼睛里呈现了亮光:“不错,世高一语中的,想要让哲理品德深切民气,还是非得有构造才行,既然朝廷这个构造已经腐朽,就需求另一个构造来代替!”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谋逆之罪了,不过襄楷被桓帝关了两年,早就变成了真正的极度分子。
许强在商定的处所找了一下,孟佗还没有到,时候还早,许强就干脆陪程龙去白马寺看看先。
“你竟然听过《承平青领书》?真是可贵啊!可惜此书我已经交给天子了,还要回平原家中重新誊写,并且恕我直言,以几位的资质,只怕体味不了此书的奇妙。”送了许强5点好感后,襄楷叹道。
襄楷摇点头:“今上爱好玩乐,身边宦臣更是投其所好,以声色利诱他,不会给他生长的机遇啊,我已经对朝廷不抱甚么但愿了。”
中间的安清浅笑道:“公矩不必感喟,今上幼年,尚不能读懂书中之义,过些年天然会有所贯穿的。”
襄楷转过甚,对程龙笑道:“你们大祭酒能算出我在白马寺逗留,倒也有些本领,不过我已经厌倦世事,即将回籍养老,恕不能接管他的聘请了。”
不过汉朝的白马寺与许强设想的分歧,对程龙来讲更是大感奇怪,因为根基看不出与当代的寺庙有多少类似。
襄楷两年前献书给桓帝,成果反而被司寇论刑,此次新帝即位大赦才放出来,按说灵帝接管了《承平青领书》,他也算得偿所愿,但现在看来却一点没有高兴的模样。
“寺”在汉朝究竟是指“廷卫的居处”还是已经演变成“办公场合”另有疑问,而汉的大鸿胪改称鸿胪寺卿是北齐的事。
襄楷又自语道:“张陵以老子为宗,平静有为,只怕不会接管《承平青领书》,我需得另觅一小我才,让我想想……”
安清在旁赞道:“此人看来是位大贤,我观大汉的道术之士虽多,但多为游方或独居之隐士,一些高人固然也传授弟子,但随聚随散,终难成势。而这五斗米道竟然有如此周到的构造,近似当年佛祖的僧团,我看大汉恐怕将要出一名道术大兴之祖了!”
“甚么人!”一边打了半天打盹的樊稠俄然双目圆睁,一剑划向虚空。
襄楷就是程龙上面的大祭酒要找的高人,估计是想请他去帮手传道啥的,襄楷固然是文士,但研讨《承平青领书》的人,当然对道术也很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