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水力纺车第一步[第3页/共3页]
这冠猴也算是有点见地的,给孩子起名也算是能提现出来,大儿子名冠溪,杨锡也算是服了,二女冠田,十二岁,三女名字让杨锡也有些哑然,叫冠水。
来的不是别人,恰是那亭长冠猴,身边还带了一个身高与杨锡差未几的少年,长得倒也清秀,窄脸,高鼻子,搁两千年以后,算是偶像派。中间那两个女孩,也不算差,都是瘦长脸,身材方才开端发育。杨锡晓得,这就是冠猴的三个孩子了。
杨锡要做的,是先做出水力大纺车,这个东西,当代纺车锭子数量普通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跟着社会经济的生长,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根本上,逐步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分歧,其特性是:锭子数量多达几十枚,及操纵水力驱动。这些特性使大纺车具有了近代纺纱机器的雏形,适应大范围的专业化出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日夜可纺一百多斤。
“以此物的庞大程度,特别是要做出木轮,另有这些榫卯布局,起码要二旬日时候!”
关头是,水利大纺车都是木质,只要水轮和纺车之间,有一个动力传送带,两边一边一个,这传送带由植物皮做成,这在这个年代,根基上都现成的。
东汉粮食产量,最好的良田亩产3石,1石为现在的31公斤,就是九十公斤,汉朝一亩田,只要现在的0.228亩,算起来也就是现在的一亩田产300公斤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