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断亲(二)[第1页/共3页]
他之前打的都是真刀真枪的血肉之仗,这模样兵戈闻所未闻,真是大闺女上轿―头一会。
七万将士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诸葛帅哥,连不安的战马也停止了躁动,千军万马定格在唯美的当阳草原,风景如画的春季。
夏侯渊洋洋得意,长身傲立,不成一世,睨视当场。
画面之美、气场之大、场景之诡异令刘禅叹为观止!吾何时才气达到先生的境地呢。
两军神采,如痴如醉,千人千相,万人万象!
一文如此,一语至此,世所罕见。
前人科学天人感到,讲究因果报应,特别是行军兵戈的过程中,稍有风吹草动之异象,都被视为不吉利。曹操恶事做尽,大家皆知,故曹军将士个个被非常天象所震惊,大家怕蒙受天谴!
“主公曾言:设使国度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此乃究竟。主公之公心,可昭日月!赤子之情,感天动地!非常之人可行非人之举,好笑尔等凡夫俗子,怎能解曹公之一片热诚!今吾雄师到此,尔等乌合之众,散兵有勇,岂可挡我滚滚铁骑。吾劝尔等速速缴械来降,勿作螳臂当车之举,不失封妻荫子、封侯繁华之位!”
曹操他爹本姓夏侯,乃夏侯渊的堂兄,夏侯曹同气连枝,荣辱与共,体戚相干,已成一家。曹操在夏侯渊心目中,不但是他的大哥、老迈,更是他的偶像、天子、崇高般的存在,岂容旁人唾骂!骂曹操就是骂我夏侯渊,咒曹操祖宗就是咒我夏侯渊的祖宗!
“给我冲”,就在三字将近脱口而出千钧一发之际……
夏侯、诸葛之辩,夏侯渊强词夺理,含糊不清,惨白有力,高低立盼!诸葛亮之雄辩,究竟确实,层出不穷,辩才惊人,口笔两利,气势不凡,感天动地。刘禅甚为叹服。
“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声音高亢,不快不慢,缓缓吐语,字字珠玑,一鸣惊人。
夏侯渊文武双全,果不凡品,寥寥几句便把曹操罪恶包装得冠冕堂皇,任务推得一干二净!刘禅不由大赞。
看动部下象着了魔一样,如痴如醉,千奇百怪的神采,夏侯渊又惊又怒,不由赞叹一纸檄文竟如此能力。
面对军心浮动、军势委靡、场面失控的卑劣局势,眼看就要崩盘,诸将又惊又怕。
“我家主公乃大汉天子金口玉言御封丞相,摄政理事,日理万机,夙夜劳累,皆为百姓。多年来,亲统雄师,东征西讨,扫平群雄,匡扶社稷,有大功于国,功盖寰宇。虽周尹也不比也。昔天下大乱,社稷颓废,天子蒙尘,天下诸侯裂地争位,不是主公接驾许昌,安有大汉复存!”
“啪”!夏侯渊须发皆张,怒发冲冠,大红披风猎猎飘起,猛抽了胯下战马一鞭,双腿一夹,剑拔弩张,戟指痛骂:“诸葛村夫!赵云匹夫!尔等欺人太过!”
《诛魔令》一出,谁与争锋!公然可抵十万雄师!
卧龙之名公然名不虚传,前人诚不我欺也!
刘禅观之,不由点头。
金鼓齐鸣,曹军如梦初醒,兵容始复。
不容夏侯渊辩驳,赵云又先声夺人,慷慨激昂大声朗读起来:“今有一文,想与曹军将士分享,诸位且听,此文名日:《诛魔令》……曹贼阿瞒尝自称忠良以后,实乃大谬……狼爪蛇齿终难袒护,操竖阉遗毒,方为诸侯,横行放肆,肆无顾忌,为祸国度……”
肝火攻心的夏侯渊仓猝稳放心神,断喝一声道:“诸位将士,诸葛村夫惯于装神弄鬼,勿中他的奸计!诸葛亮,汝休要摇唇鼓舌,妖言惑众。孰胜孰败,皆在刀枪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