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雄图》 1/1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第373章 章 林氏世家(三)[第1页/共7页]

战国期间,赵国宰相林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时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因赵王嫉才欲害,林皋父子照顾族人,迁徙于西河出亡。秦灭赵后,这一支林姓又迁徙到齐、邹二郡(今山东淄博)。西汉初,林皋四世孙林挚,被封为千产侯,食邑千产。

早在春秋战国期间,就有林类、林抚等林姓族人徙居于卫国(今河南省濮阳一带)。他们的后代在秦朝持续留住在此地。居于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的有林熹、林谟、林恂、林就、林横等林姓裔孙。林熹是林坚的61世孙,在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任职少府卿。林坚的62世孙林谟在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职玄菟太守,而后又迁职并州刺史。林恂是林坚的63世孙,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任职镇南将军,又前前任太中大夫和镇弘远将军,受封为万年侯。林坚的64世孙林就在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职谏议大夫。林横是林坚的65世孙,在汉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任职谏议大夫。东汉末年,林坚的72世孙林胡任职陈留郡太守,徙居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之东南)。

林禄是林颖的次子,在西晋王朝中历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曾随司马睿南渡。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以后,他颇受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历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和晋安太守等职。林禄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举家人闽,定居于晋安(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成为“晋安林氏”的开基鼻祖。林禄的子孙除居住晋安郡侯官县以外,后因人丁繁衍畅旺,遍及漫衍于闽省各地,据称闽林裔孙今已生长到一千万人以上。

至晋代南迁生长,有林坚八十一世孙林颖,生有二子:懋、禄。宗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禄任晋安(今属福建)太守,后被晋明帝封为晋安郡主,居住在侯官县都西里。林禄的子孙颇多,后都散居于福建各地,以莆田为盛,成为林氏又一支闻名的望族。厥后子孙遍及福建、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台湾等地。同时,早在汉朝就有林坚的五十一世孙搬家四川。周平王之子的一支林姓最早繁衍于河南及山西省境的黄河一带。后与林坚一支林姓,在秦、汉之际经陕西迁入甘肃陇西一带,并逐步成为本地一大望族。总之,秦、汉之际,林氏家属的子孙首要散居于北方的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以山东的林氏繁衍最为畅旺。

汉景帝时分邹郡之地置济南郡,遂为济南林氏。

在汉朝已有林姓裔孙迁徙至江浙一带。林坚的44世孙林吉在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任职广陵太守,受封为高亭侯,食邑三百户。广陵郡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当时林吉率族在此居住。林车是林坚的48世孙,曾任广陵郡太守,在西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晋升为镇国将军。他大哥辞去官职,归隐于会稽山(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四周),用心致志注释《尚书》。在东汉期间又有林道、林永、林肇、林封、林农、林衮等人居住于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林道是林坚的66世孙,在汉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任职司隶校尉,厥后升任泰州刺史。林道乃该林姓支脉世居广陵之先祖,其子孙遂为广陵人。如林道之子林永,林道之孙林肇等。林封是林坚69世孙,林肇之子,在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任职谏议大夫,后蒙受时任并州牧的董卓以谗言谗谄,罢了秦州刺史之职回归广陵。林坚的70世孙林农也是广陵人,自幼聪明而勤奋,在汉灵帝刘宏在朝时任经史博士,在汉献帝刘协在朝时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等职。当时任监察御史的林衮也是广陵人。秦、汉两代多次发作大范围战役。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