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曹将军,乃兴汉之臣[第1页/共2页]
曹操备受鼓励:“多谢陛下成全!”
“我大侄子说得在理。”曹操点头道。
“新农兄一语点醒梦中人!父亲莫要沉沦面前繁华,而置江东安危不顾。”孙策终究开口道。
“如果得一玉玺便能安天下,世上哪另有纷争?得玉玺者,不得上天眷顾,反而有性命之忧。”丁平持续说道:“不如将玉玺献给袁绍、袁术或刘表,使饿虎相扑,而我渔翁得利,岂不美哉?”
能为周公、伊尹,谁情愿做篡逆的王莽?
“不如如许,主公自去酸枣大营,我等先走一步,最为稳妥。”丁平思考半晌,便有了全面之策。
“不知曹爱卿接下来有何筹算?”天子问计于曹操。
“我欲定新都于颍川郡的许县,不知众位意下如何?”曹操摸干脆地问。
天子也决定放权:“曹爱卿尽管去做,朕尽力支撑你。”
“爱卿忠心耿耿,为国除贼,朕在这里感激你。”说着天子举盏,先饮为敬,曹操受宠若惊地说:“这是为臣的本分,陛下谬赞了。”
“我没问你,老将军不要答话。”丁平打断程普,眼睛直勾勾盯着孙坚。
“不成,我兵少将寡,如入关中,则腹背受敌,按照尽失,得不偿失。”丁昭雪对夏侯渊的发起。
“是啊,没有你曹孟德,哪有我们之本日?”众臣纷繁言道。
“袁绍、袁术野心勃勃,其他诸侯也非善茬,文台兄为何要自取其祸?”
“后会有期!”丁平抱拳说道。
第二天大早,曹操自去汇合各路诸侯,丁平则带领大队人马并典韦、许褚、夏侯惇等,立即往陈留进发。
孙坚这才说道:“我确得一玉玺,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曹操见天子下问,不由笑言:“刺董一事,司徒王允可为我作证,臣屈身事贼只为了杀贼,何如功亏一篑,还差点丢了性命,现在想想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曹操回到酸枣大营时,诸侯们早吵得不成开交。
“主公贤明!”程普、黄盖不由奖饰说。
“曹将军高见!”
先有从汜水关撤下的孙坚部,指责袁术剥削赋税,为此大动肝火。再有刘岱与乔瑁因借粮起抵触,刘岱杀乔瑁,收降其众。
“好,就这么决定吧。”曹老板也认同,最后点头道。
“孟德所言极是!”司徒杨彪、司空荀爽附和志。
“我有一个疑问,我等是直接回陈留,还是说先跟袁绍及其他诸侯,打声号召再走?”丁平问道。
“这?”孙坚有些难堪,说实话不是,不说也不是。
群臣目光都看向曹操,各个神采分歧,有鄙夷之人,也有暗自叹服者。
“攻打关中不成,不如罢兵回陈留。”曹仁道。
“那就这么决定了,明日便撤兵。”曹老板一锤定音道。
“直接走会引发袁绍的思疑,如果迟延光阴,一旦泄漏动静,只怕诸侯会掠取天子,并勒迫天子给他们加官进爵。”
“董卓虽败,却仍坐拥数十万西凉军,又兼有吕布之勇,贼势浩大,不成与之争锋。”
“传国玉玺是灾害,谁具有谁不利,群雄谋夺,安能守之?”丁平持续劝说道:“大丈夫当以功业为重,岂能妄图权位利禄?”
又有小人告密孙坚独得传国玉玺,袁绍索要,孙坚不予,引发袁绍不满,如此十八路诸侯相互反目,联盟也就此闭幕。
“董贼残暴,逼死太后、皇兄,实属罪大恶极!”天子刘协对董贼恨得咬牙切齿。
“依臣鄙意,以陈留为发端,攻取兖州为按照,伺霸术取豫州、青州等,再与袁绍等群雄逐鹿,同时为我大汉另择一新都,安宁民气,则大事可期也。”曹操一番高谈阔论,引得合座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