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十五、最艰难的时刻[第1页/共4页]

两边又在濮阳的核心地带展开了争夺,濮阳西面有一个县城叫白马,吕布分出一支人马守在这里构成掎角之势,令曹军再攻濮阳时不得不分兵去防。白马的这支人马也频频反击,给曹军连连制造出费事,让曹操头疼不已。

曹操很纯熟,应当能看出一些马脚,但他此时急于拿下濮阳的表情太火急了,火急到忽视了很多细节。如果濮阳之战变成了一场久拖不决的攻防战,鄄城必然不保,局面就太伤害了,要破此危局,必须当即攻破濮阳,还军鄄城,因而曹操信赖了来人,和他们商定了里应外合的信号。

这时已经到了兴平元年(194)4月。

亢父故城遗址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四周,微山湖的西岸,这里与泰山余脉的梁父山紧夹着东西之道,战国时齐国在其地居高临下修建了城池,苏秦描述这里“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另有的说“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极险要之地。

接到火线的急报,曹操顾不上即将能打下来的郯县,从速调集人马回撤,为了抢时候,他们走的还是来时的东路,半途必须路过一个叫亢父城的处所,这是一处险地。

田氏是濮阳城大户,具有大量庄园田产、耕户奴婢,这些人必然会向曹操解释说,吕布等人来到濮阳,把他们的财产粮食都征为军用,又强征他们的奴婢参军,激发他们激烈不满,以是情愿助曹刺史攻打吕贼,将其赶出濮阳,吕布或死或逃,他们别无所求,只愿发还所征财物以及奴婢就行。

曹军在濮阳得胜,主动将堡垒后撤,两边堕入对峙。

曹操和吕布一边嚼着桑葚一边想着下一步的筹算。他们就像两个一流的拳击手,但每小我都打了几百个回合,体力已经严峻透支,现在需求的是休整。但他们也都明白,敌手不会给他们放大假,让他们缓过劲来再开打,曹操退兵到鄄城,与这里卖力守城的荀彧以及养伤的夏侯惇汇合。

这较着是趁火打劫,他给出的互换前提,就是让曹操把家眷送到邺县当人质,曹操顿时感觉一种屈辱感涌上心头。袁绍能够有点悔怨当初让曹操轻而易举把家眷接走,没有人质在手里,固然名义上是带领,但内心还是不结壮。袁绍能够喜好用如许的体例节制部下的人,多年今后当曹操的奇迹又一次堕入低谷时,他还提出过近似的要求。

这场粮食危急让曹操和吕布之间的狠恶对抗临时得以和缓,这一年的9月,兖州刺史部一带产生了一件不成思议的事,本来一年只结一次果实的桑树,在春季又重新结了果。桑树普通春夏之季生桑葚,春季桑葚又生出一茬来则非常罕见,它也是以救了很多人的命。

但是,两边势均力敌,曹甲士马数量占优,吕布一方战役力惊人,一向打到了入夜,仍然难分胜负。曹操大抵也不敢在此久留,因而撤回到濮阳城外,吕布命人又新占据了白马,以后率师也回到了濮阳。

在严峻的天灾面前曹操和吕布同时堕入了粮食危急,兖州地区夏粮严峻减产,秋粮还未跟上,两边都有力再打下去了,曹操从濮阳撤兵。此次粮荒严峻的程度超乎设想,程昱是本地人,他回到本身故乡东阿县弄粮食。程昱弄粮食的体例不是向老百姓买,因为有钱也没人肯卖,程昱的体例是抢。但即便如许,把全县粮食抢光了,也仅够曹军三天的口粮。

快到夏天了,天下产生了大旱,还闹起了蝗灾,粮价暴涨,谷子一斛50万钱,与承闰年景比拟涨了上万倍,豆麦一斛也要20万钱。各地都呈现了人吃人的惨状,郊野里、门路边白骨堆积。这场天灾涉及面非常广,关中地区也一样,献帝号令侍御史侯汶调出太仓的米和豆子难堪民熬粥,但杯水车薪,救不了那么多的人,饿死者仍然无数。献帝思疑有人从中剥削粮食,就亲身坐在大锅边看着熬粥,但底子启事是粮食太少,哀鸿太多,无济于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