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十二、一场灭门惨祸[第1页/共4页]

徐州刺史部下邳国一带本来就有个叫阙宣的人领头造反,呼应他的人很多,当他看到上天也出来惩戒当权者时,因而不再客气,自称天子,与长安的献帝分庭抗礼。

曹操担负兖州牧后把东郡太守一职交由夏侯惇来代理,命他驻守在黄河岸边的计谋要地濮阳,他本身驻守在鄄城,以这两处要地为基点,他已经根基上节制了兖州刺史部。曹操号令步队休整一段时候,当真思虑下一步朝哪个方向生长。

这个方向是徐州刺史部,敌手是陶谦。陶谦是个不好对于的人,他在西北打过仗,能带兵,有些策画,部下也有很多能人,运营徐州好几年了,有很强的气力。曹操跟陶谦之前没有正面交过手,也没有打过交道,在大的计谋格式里,陶谦属于袁术、公孙瓒阵营,而本身属于袁绍阵营,两边的敌对干系已经构成。

琅邪国紧邻兖州刺史部的泰山郡,曹操派人到琅邪国告诉父亲筹办分开,同时号令泰山郡太守应劭派兵策应,把父亲一行接到鄄城来。但是有人却抢先了一步,把曹嵩等数十口人杀得一个不剩,制造了一起血案。

曹氏血案产生后,陶谦晓得和曹操的一场决斗不成制止,他这时候倒不太严峻,因为他有掌控打败曹操。作为一个老牌甲士,一个在处所上深耕多年的气力人物,造反称王的人都搞得定,一个刚出道的曹孟德应当不在话下吧?

面对陶谦的先发制人,曹操当即兵分三路赐与反击:第一起由夏侯惇统领留守兖州刺史部,重点是鄄城、濮阳、定陶、东武阳等计谋要地,荀彧、程昱留下来帮手他;第二路由曹仁带领,由东郡的北部进入东平国、任城国,进而到泰山郡迎击那边的徐州军;第三路由曹操亲身带领,由济阴郡南下,进入已为陶谦所节制的豫州刺史部沛国的北部,进而进犯徐州刺史部的彭城国、下邳国等地,直捣陶谦的大本营郯县。

陶谦的主力都在东面,曹操亲身带领的南面这一起势如破竹,一口气拿下兖州刺史部南部十几座被陶谦占据的城池,直逼徐州刺史部境内的计谋要地彭城。陶谦完整没推测曹操会来这一手,放着东面不管反击南面,这就像两小我搏斗,一小我举枪刺向敌手的喉咙,遵循人的本能反应,应当举刀去挡,但敌手却没有,放着咽喉不管,一刀奔着对方的胸脯就去了。

曹嵩让这个妾先翻墙,但这个妾很胖,如何都翻不畴昔。他们因而躲进厕所里,成果被发明,一同被害,跟从曹嵩的家人全数被杀。

两边在郯县以东的武原县又停止了一场恶战,曹军再次取胜,攻占了武原县,以后兵临郯县城下。从鄄城解缆到郯县,直线间隔已有上千里,曹军远道而来,固然节节胜利但本身耗损也很大,士卒减员,战役力降落,对方又冒死死守,曹军攻城不克。

当时敢造反不算甚么本领,而勇于自称天子那绝对勇气可嘉。北有劲敌曹操,随时要来复仇,内部又出了个不要命的阙宣,陶谦头很大。不过他有体例,他不去讨伐阙宣,而是跟他联起手来。阙宣自称天子,是大逆不道、夷三族的人,跟他联手即是造反,为此方才接管了徐州牧头衔的陶谦耍了个两面派,一面派人跑到长安向天子宣誓尽忠,誓死讨伐背叛,一面私底下跟那位自称天子的人称兄道弟。朝廷太远,就是不信赖也没体例,陶谦既获得了名分,又加强了气力。

可还没等曹操的复仇行动展开,陶谦就先动了手。初平四年(193)夏天,中原及华北地区呈现了罕见的天然征象,正值炎夏,却刮起了北风,像夏季一样,这类奇异的天然征象鼓励了那些想造反或者正在造反的人,在他们看来这是天亡刘汉的又一明证。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