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六十一、孙权的海上冒险[第2页/共2页]

魏明帝继位后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仍兼辽东郡太守。公孙渊这小我生性不循分,迟早会闹出事来,必成曹魏的亲信大患,侍中刘晔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孙氏在汉朝时凭借,厥后代代相承,他们凭恃山海隔绝,如胡夷一样难以制约,随时会策动兵变,如不早些诛伐,今后必成大患,到当时,如果他们已心胸贰心再出兵,费事会更大。不如趁公孙渊新立,其内部既有反对权势也有仇敌,干脆先脱手,大兵压境,不必动刀动枪,只需悬出重赏、分化崩溃便可胜利。”

公孙渊的这一手玩得真不错,孙权的礼品照单全收,魏明帝这边加官晋爵,如果事情就此告终,这笔买卖就赚大了。但是事情没法告终,因为孙权必定不干。

赋闲在家的辅吴将军张昭也跑来劝谏,张昭以为公孙渊称臣只是权宜之计,这类事最不成靠,遵循公孙渊的脾气,说不定哪一天又会等闲倒向曹魏一边,到当时派去的使者都回不来,将被天下嘲笑。孙权还是不听,反而想尽体例去压服张昭,张昭也更加对峙本身的观点。

联络孙权的设法大抵是公孙渊一时打动下做出的,看到孙吴把场面做得这么大,又要封他为燕王,公孙渊有些惊骇了,沉着下来想了想,公孙渊感觉孙吴路途悠远,没法作为依托,还是跟着曹魏更安然。成果,公孙渊把张弥、许晏等人杀了,把首级送往洛阳,上表魏明帝陈述此事,当然得隐去派人联络孙权的这一段,把本身包装成回绝孙权拉拢、果断站在曹魏一边的形象。魏明帝接到陈述后很欢畅,派傅容、聂夔为使者,拜公孙渊为大司马,晋封为乐浪公,持节,仍兼任辽东郡太守。

孙权肝火难消,不听不听,全不听!

就在诸葛亮归天前后,孙权还摊上了另一件闹苦衷。

孙权应诸葛亮之约亲征合肥的前一年,即嘉禾二年(233)的年初,辽东的公孙渊俄然派人坐着船从海上来到江东,表示要向孙权称臣。这是一件挺奇怪的事,自汉末以来公孙氏三代统治辽东,他们都服从于曹氏,曹丕称帝后直接接管曹魏的任命,与孙吴并无来往。

孙权这边热血沸腾,但孙吴的大臣们却反应冷酷,自丞相顾雍以下,群臣几近分歧反对这么做,他们都以为公孙渊此人几次无常,信誉很差,对他不能太轻信,更不能过于宠遇。群臣建议,即便接管公孙渊称臣,顶多派个初级官员和少数人马便能够了,没有需求这么昌大,但孙权仍对峙己见。

公孙渊派来的使者是校尉宿舒和郎中令孙综,他们带着厚礼,另有写给孙权的奏章,表示情愿臣服。孙权很欢畅,欣然接管,为表示道贺,孙权特地下诏大赦。孙权筹办封公孙渊为燕王,加九锡,派太常卿张弥、执金吾许晏和将军贺达带领一支上万人的船队去辽东,宣布对公孙渊的任命。

大师只好接着劝,陆瑁又上疏劝道:“现在首恶未灭,边疆上不竭传来敌情,不该当把公孙渊作为优先考虑工具。愿陛下息怒,临时停止出兵,然后奥妙策划,等前提成熟再做筹算。”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