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二十五、刘备也当了皇帝[第4页/共4页]

反对的声音被压下去了,上书劝进的越来越多,伶仃或结合上书的多达800余人。言论根基分歧了,最后由诸葛亮、许靖、糜竺以及太常卿赖恭、光禄勋卿黄柱、少府卿王谋等重臣做了总结性上书,劝刘备适应民意。

随后任命许靖为司徒,曹操设丞相时已废三公,司徒早已不存在了,但刘备感觉之前已任命许靖为汉中王下的太傅,此时不宜再降为九卿一级,因而改任其为三公之一的司徒。许靖此时70多岁了,根基管不了甚么事了,每天只和一帮敬慕他的人高谈阔论。但他的名誉很大,特别在曹魏那边另有一帮老朋友,时不时写信过来问长问短,留他任司徒,用的是他这面招牌。

诸葛亮借耿纯之口向刘备说了一个事理:称不称帝不是你小我的事,而是大师的事,如果执意不肯就伤了大师的心。在共同的奇迹中,带领和部失实在是一个运气的共同体,大师休戚与共、荣辱共担,有成绩一同分享,有困难共同降服。带领的统统都会对部属产生庞大的影响,以是在做出事关小我进退的决定时,假定有挑选的能够,必然要想想这件事对部属们会带来甚么结果。

大多数人以为刘备应当称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向刘备上言劝进,带头的有张裔、黄权、杨洪、何宗、杜琼等人,他们也找到一些支撑刘备称帝的奥秘预言和所谓瑞兆,用以论证刘备称帝的合法性和公道性。他们在河图、洛书等谶纬著作中查找,找到了“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门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帝三建九会备”等几句话,内里有“备”“玄”等字样,用以兆示刘备。又说益州闻名方士周群生前曾说过在西南发明数道黄气,直立而起好几丈高,呈现过不止一年,还伴随景云祥风。建安二十二年(217)还呈现过一种像旌旗一样的风,从西向东刮过,河图、洛书都说必有天子出于其地。另有星象、五行,如此各种,无不预示刘备称帝与谶纬和瑞兆都相合,是天命所归。

典礼上先杀玄色公牛祭奠,宣读了由刘巴草拟的祭天文诰,宣布承续汉祚,受天子玺绶,建年号章武,大赦天下。固然新朝廷一向自称是刘汉王朝的持续,以是刘备不称即位而称继位,但汗青上还是把它与刘邦建立的汉朝予以辨别,称它为蜀汉。

这与刘备的政治信心是否比孙权更果断无关,也与他跟汉室、跟汉献帝的豪情是否更深无关,而是刘备所面对的政治实际决定的。多年来刘备一向奉告推戴他的官民,曹操是汉室的仇敌,他是汉室的保护者,他的统统尽力都是要颠覆曹操这个权臣,答复汉室的大业。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