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八十、蜀汉的灭亡[第2页/共4页]

姜维带领的蜀军主力在沓中没法抽身,看到汉中环境危急,因而批示众军搏命回援,邓艾命王颀率部紧追,姜维率张翼、廖化等各军集结于剑阁,之以是没有向汉中驰援,是因为战事生长得太快,钟会已篡夺了汉中。

但邓艾决定冒险,他简选精锐,要诸葛绪率本部人马前来汇合,以后过阴平道,从江油打击成都,但诸葛绪分歧意,他以为从阴平道打击蜀国分歧适既定的作战打算,因而带领本部的3万人马向东行进,在白水与钟汇合军,但钟会想独掌军权,他告密诸葛绪畏懦不进,司马昭以少帝曹奂的名义发来圣旨,让钟会用囚车押诸葛绪归去受审,诸葛绪的人马就如许归了钟会批示。

江油关沦陷,下一个目标就是涪城,后主刘禅急令诸葛瞻率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等前去涪城阻击邓艾。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此时36岁,是蜀汉的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主持朝政(录尚书事),张遵是张飞的孙子,黄崇是黄权的儿子,李球是李恢的侄子。

诸葛瞻率部达到涪城后一向不敢向前,黄崇劝他敏捷反击,抢占险要阵势,不让仇敌等闲进入平原地带,但诸葛瞻踌躇不决,担忧分兵以后涪城更难戍守。魏军在邓艾的带领下由江油关长驱直入,蜀军被打败,涪城丧失,诸葛瞻率蜀军主力退守到成都北部重镇锦竹。

钟会晤到姜维,用心问他:“你为何来得这么晚哪?”姜维眼里含着泪水,但一脸正色:“明天能来,已经算早的了!”钟会对姜维寂然起敬,不敢再予骄易,他让姜维仍率领蜀军原有的人马。

司马昭对此早有预感,他号令这两个方向的魏军采纳守势,只要顶住仇敌的打击就行,魏军仍倾尽尽力在西线疆场停止决斗。

邓艾这一起推动到了阴平道的北口,当年夏侯霸流亡蜀国就走的是这条路,这条路能够避开剑阁进入成都平原,但其险要程度超越了秦岭中的栈道,加上现在正值寒冬,要从阴平道打击蜀汉有些不成思议。

另一项安排是汲引钟会担负镇西将军,“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如果邓艾是征西将军的话,钟会就是镇西将军,其企图也是催促邓艾抓紧行动。

司马昭批准了邓艾的打算,因而邓艾率本部人马进入700里长的阴平道,一起上凿山通道、攀木缘崖,雄师鱼贯而进,历尽了艰险,在最伤害的处所,邓艾亲身裹着毯子从山上往下滚。邓艾的冒险获得了胜利,蜀军压根没推测阴平道里会杀出一支奇兵,等邓艾所率人马出了阴平道中转江油关时,守关的蜀将马邈投降。

邓艾派使者给诸葛瞻送信诱降,表示如果诸葛瞻肯投降,可保举他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了邓艾的使者,率军出战。

少帝曹奂景元四年(263)8月,征蜀雄师集结结束,开端行动。

打败仗不成怕,就怕瞎折腾。

蜀军如果不采纳如许的战略也不要紧,司马昭以为:“蜀军如果各自据城守险,必定兵力分离,首尾不能相顾,我们便能够集结雄师破其城池,调派矫捷军队占有其村野,仇敌虽有剑阁却无觉得守,虽有雄关却有力自保,以刘禅的昏庸,在边城沦陷、内部士民惶恐的环境下,蜀国的灭亡必然指日可待!”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