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三国归晋[第3页/共5页]
网上写作另有一个好处,它能够催促你不竭写下去。写作是件苦差事,我处置金融事情,平时很忙,靠专业时候写作,但不管多忙都对峙每天写一段,这都是网上发帖促进的,平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不断地写下去,偶然候碰到出差,就在周末多写几段“备用”,就是用如许的体例,让我在不到九个月时候里写完了《曹操秘史》三部约80万字的书稿。
对中国人来讲,这充满离乱与痛苦的一个世纪也太冗长了……
总之,对我而言这又是一次新的晋升,让我在爱三国、读三国、写三国、行走三国的路途上向前又迈出了一大步。
[14]李昉编。承平广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61。
[13]刘义庆。 世说新语[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17]诸葛亮。 诸葛亮集[M]。 北京:中华书局,2002。
晋武帝任命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任命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以这个身份批示天下军队(都督中外诸军事),任命贾充为车骑将军,王沈为骠骑将军。
至此,三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也灭亡了,从孙权建国到孙皓投降,一共经历了五十一年。据史料记录,孙吴灭国时共有53万户、230万人,官吏32000人、军队23万人、后宫5000余人。
当年曹丕接管禅让,让来让去有近二十个来回,司马炎倒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意味性地客气一下就“笑纳”了,曹奂因而从皇宫搬了出来,临时居住于金墉城。分开时,太傅司马孚前来拜辞,拉着曹奂的手堕泪不止。
当月司马炎继天子位,定国号为晋,后代称他为晋武帝,同时追尊晋宣王司马懿为宣天子,晋景王司马师为景天子,晋文王司马昭为文天子。晋武帝司马炎还下诏改年号为泰始。
后?记
从爱三国、读三国到写三国,使我对三国这段汗青和那些汗青人物不竭有了新熟谙,而走进一个个三国的“汗青现场”又让我对汗青的熟谙有了更多的具象,使熟谙获得了升华:登上汉魏许县故城遗址上的毓秀台,体味到的是东汉帝国日薄西山的萧瑟;站在临漳的铜雀三台故址上,体味的是曹操当年“横槊赋诗意飞扬”的豪放;秋风时节登上关中平原最西端的五丈原,感遭到的是秋风凛冽、“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在白帝城、在赤壁、在隆中,在蔡文姬的故里,在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墓旁,在这一个个汗青的现场,不但有“念六合之悠悠”的幽思之情和朝拜之情,更有复原汗青、追随汗青细节的欢愉,心灵里也总会感遭到那撞击汗青覆信壁的绝响。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孙吴方面到处传播着一个预言,说孙吴即将灭亡,军队会从南边建议打击,灭亡吴国的人姓公孙,孙皓大为严峻,号令把姓公孙的人都找出来,从大臣到士卒一个不放过,全数放逐到交州。
[19]俞绍初校。建安七子集[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孙皓投降后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于四年后归天。
[10]梁章钜。 三国志干证[M]。 福建:福建群众出版社,2000。
《曹操秘史》出版后获得了胜利,第一部上市30天即发卖5万多册,荣登铛铛网新书热卖榜第二名,有30多家报刊赐与了连载,50多家报刊登载了批评文章,《曹操秘史》在本地前后出版了三个分歧版本,香港中华书局出了繁体版,台湾人类智库出版公司在台湾也出了繁体版,还出版了《曹操》《曹操全传》两种新传记。以后,出版社主动约稿不竭,但我仍对峙书稿先在网上发帖,一来回报天涯社区,二来我已风俗了如许的写作体例,自2010年以来,我前后在天涯社区又公布了《诸葛亮:从村落青年到帝国CEO》《孙权:做一名胜利的富二代》《彪悍的人生不解释:我是温侯吕布》《司马懿大传》《职场人士不能不看的99个三国聪明》《〈汉末豪杰记〉里的三国旧事》等长帖,厥后别离以《诸葛亮:蜀汉梢公的汗青本相》《生子当如孙仲谋》《我是温侯吕布》《司马懿(两卷)》《构造:从三国偷学到的99个非常手腕》《浪花淘尽豪杰》以及《三国旧事》等为书名正式出版,加上《绝代雄才刘玄德》一书,我用七年时候前后为六位三国汗青人物出版了八部传记,写了三部有关三国汗青的漫笔批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