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豁然开朗[第2页/共3页]
“南下?”陶谦大吃一惊。
抬眼看看公孙瓒的神采,陶谦又是一愣,明显韩馥也归去冀州了,这位白马将军如何就不焦急呢?
以是,盟军缺粮,并不是大汉各地没有粮食了,只是集合的兵马太多,单凭河内、陈留两地,不堪重负罢了。
兖州的几路诸侯,还是很有进取之心的。他们只是顾忌袁绍,又妒忌王羽等人的功绩,不肯来助战,以免为这边做了嫁衣。
比较切确的计算就是,一个战兵配一个民夫,民夫背六斗米,兵士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能够行进十八天。若要再多走些路程,就只能增加民夫数量,同时,耗损的粮食也会减轻。
王羽没看错。
陶谦不知贰情意,只当他少年心性,为立名而喜,因而投其所好,把他夸得地上少有,天上亦无。等王羽回过神的时候,几近思疑面前这位徐州刺史,是不是被人易容改装,给冒名顶替了。
虎牢关大捷,完整激起了联军的内部冲突。
再远的处所,粮食很难运过来,不然以徐州之富庶,陶谦又岂会为二十万斛粮食而欣喜?只要他想,咬咬牙,二百万斛也难不倒他这个徐州刺史啊!
想了想,他又弥补道:“如许一来,鹏举南下的时候,也不消大动兵戈的搬运粮草了,带走一部分,剩下的直接跟孔公绪互换,过颍川时,取用了便是,也免得沿途耗损。”
庆功宴罢以后,天气将晚之时,陶谦伶仃找上门了。
本来被吕布杀退的溃兵中,很有几个胆小心细的,吕布开端追杀的时候,他们跑在前面,等吕布和王羽打起来的时候,他们又跑归去张望,想着任务固然已经失利,若能带着切当的谍报归去,说不定也能免于奖惩,乃至得点好处。
陶谦赞不断口道:“难怪伯珪对鹏举的魄力目光赞不断口呢,能想到如许的战略,非得对天下大局洞若观火不成。更难能宝贵的是,鹏举不恋权势,河内一郡之地,弃之如蔽,非大魄力者不能为也。”
“却也不然。”公孙瓒摆摆手,他听袁术说到此节时,也思疑是不是袁术私心作怪,操纵了王羽的报国之心,可细心想想,王羽转战南阳,确切好处多多。
“伯珪的意义是……”陶谦紧紧皱起了眉。
公孙瓒持续解释道:“孔公绪尤其好名,若让关予他,他的态度必定大变,到时我与恭祖兄可借道豫州,过青徐回返幽州,固然路程远了点,但沿路补给不愁,也没有蒙受攻击的风险,何必又非得盼着刘公山转意转意?”
此中一个方向感较差的不利蛋,撞上了虎牢关的逻骑,因而,陶谦就获得了最新的战报。
“恭祖兄能够还不晓得吧?酸枣那边……”公孙瓒这才想起,才过了一天,陶谦能够还不晓得酸枣那场变故,因而把回师后产生的事扼要说了然一遍。
粮草筹集艰巨,但路途耗损一样是大题目,以是兵法上普通都讲究因粮于敌,戍守方则重视坚壁清野,董卓要迁都,就属于后一种环境。
是以,王羽到了南阳,起首就不消担忧有人扯后腿的题目了,粮草供应也不消愁,袁术的脾气再糟糕,也不是真的疯子,得了王羽这么多情面,他那能够说翻脸就翻脸?
那一战,对分歧的人来讲,有分歧的意义。
王羽的发起看似荒诞,但却大是可行,将方方面面全都算到了。
不过,第二天,他们仍然不敢稍作担搁,半夜造饭,五更渡河,直到瞥见了虎牢关宏伟的影子,以及闻讯后,出关驱逐的陶谦,才算是完整放心。
“哦?”陶谦缓了口气,然后深深的看了王羽一眼,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本来鹏举又有奇谋,谦洗耳恭听。”语气中,不无欣喜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