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入江湖[第1页/共3页]
“恰是鄙人的,唤作虎头大刀,长二尺八寸,宽重四十三斤。鄙人初出江湖,正想多交友些朋友,做番大事。正听到两位批评江湖,故而过来就教。”
“我看你为人浑厚,刀法略高于凡人,能碰到老夫也算是缘分。镖局是甚么物事我是没听过的,不过,这汝南城内有个镇远镖行,总镖头林震南是我好友,比来或缺些人手。我给你写封封荐信,去那边谋个差事吧。”
林震南摁住我的刀背道:“兄弟曲解了,林某并无此意。只是,哎……我就直给兄弟说了吧。”
※※※
我拿了这保举信,满心欢乐,背着包裹兵刃来到汝南城中。这汝南城公然是好去处,商贾各处,楼牌林立,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华气象。我问了然镇远镖行的地点,便疾步走了畴昔。绕过了几个胡同,便看到了镇远镖局的镖旗。
我坐在客堂当中,不一会儿,却感觉热浪扑鼻,一股浓烈的烟味熏得我眼泪直流,明显是镖行着了大火。我跃出厅去,发明后院浓烟滚滚,刮刮杂杂,熯天炽地,已成燎原之势。我心中焦心,打眼瞥见院中摆放着一只大水缸,当下飞奔畴昔,双臂使力,抱着水缸就要去救火。却不料这时总镖头拉着几位妇道人家冲出了后院,但已被炊火熏的不见面子,估计我全镇道观的太上老君也不过如此。
我看他踌躇,自是又想考较我的工夫,天涯海北走镖,手底下没点真材实料是不可的。我从后背上抽出刀,拉好姿式,道:“总镖头,你也不需难堪,且请指教。”
想谋个生存,第一步踏在这里应当是不错的。
我赶紧又双手抱拳,依着江湖端方大声自报家门道:
“不错,不错,”高个子鼓掌道,“这个技艺,看家护院再合适不过了。”
“鄙人叫段大虎,是长安然真教第四十三代传人,特来拜见林总镖头。”
(PS:给各位熟谙汗青的读者解释下:镖局遵循有史可载,应当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一批大儒为了反清复明而设。但在武侠小说中,镖局实在已经成为了一种耳熟能详的征象。比方在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中的福威镖局,实则该书的背景应当是明中叶。三国没有镖局,但无镖局不江湖,我用了“镖行”替代。武侠小说不是汗青,不必太当真。)8946
“鄙人叫段大虎,全真教第四十三代传人,敢问中间高姓大名?”
江湖上公然还是好人多呐!
“鄙人叫段大虎,陕西全真教第四十三代传人。”
说着,那矮个子从怀里取出一方素纸,找店家要来笔墨,草草写了几个字,盖上个红章,把那纸交给我。
固然他说他们不肯留名,但还是报了出来。我都悄悄记在内心,师父常说,闯荡江湖,滴水之恩当以泉相报,只要至心待别人,别人才气至心待我,如江湖另有缘相见,我必然要好好酬谢才是。时候不早,那诸一南站起来,也不再睬我,对高一苇说时候不早,该上路了。他两人回身与他离了茶棚,跨上两匹高头骏马,向北急驰而去,很快消逝在烟尘当中。
过得半晌,才有一名中年男人过来将门拉开了一道缝,他警戒问道:“你是何人?”
“能找个镖局收留,当个镖头闯荡下江湖那便是极好的。”我时候记取徒弟的教诲,当个镖头便是人生的目标了。
我一言既出,见他们不睬不睬,便有些悔怨,心想莫不要触了别人的倒霉。江湖上讲究甚多,一言分歧打将起来也是有的。但事到现在,也没法撤回了,只得保持着这个姿式一动不动,腿已经有些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