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极旨意[第2页/共4页]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陈郡、梁国和沛国等六郡两国,下辖襄城、昆阳、定陵等九十四县,离皇城地点地广安城比来。
这一天,秋高气爽,太极殿前花香扑鼻,黄的,白的,紫的,竞相开放。殿前九十九级台阶寂静厉穆,殿门前森森然地站着几名当值寺人。
此时皇上口中所说的“六弟”恰是燕王萧煦。萧煦是先皇的六皇子为好太妃所生。先皇圣爱宜太妃,但宜太妃出身豪门,自是不能与吕太后比拟。
宜太妃和顺地拍着萧煦的手说道:“煦儿的心机,母妃了然于心,凡是事能忍则忍,到处自当谨慎谨慎,不成急于求成”。
那些当选半年仍未得侍寝的女子,则由掌管妃嫔事件的掖庭分派了偏僻角落的堂阁居住,持续等待皇上翻牌侍寝的机遇。
宜太妃悄悄地点着头,“昨儿传闻了,是皇上让你去督办采选吧。你年纪尚轻,有什好目光,本身也只要一个夫人,哪晓得甚么女子淑德,你要谨慎些许,多听其他大人的意义。”
此时,萧煦着一身乳红色的亲王常服,只领子和袖口纹着浅浅的团蝠绕飞的图案。头上一枚白玉发簪从嵌玉金冠中穿过,将一脑乌黑的发丝束得一丝稳定。
至于其他嫔妃那边,萧灏只不过十天半个月去坐坐,偶尔也过夜一晚,不过这也算是好的了。那些位分寒微的,有的只是在入宫侍寝那天目睹过天颜。过后,皇上连谁是谁都分不清了,乃至底子就健忘有那么小我。
萧灏即位亲政已三载,本年也不过二十五岁,正值盛年。前朝战乱留下来的一大堆困难在他的经心管理下转危为安,现在除了北边的匈奴经常来犯外,可谓是国泰民安,江山斑斓。
萧灏带着磁性而宏亮的声音在太极殿上缓缓传来。“朕自即位以来,一向忙于朝政,当今宫中妃嫔空缺甚多,皇嗣淡薄。太后也多次与朕商讨,要朕多在皇嗣一事上用心。然,朕新即位不久,鼎祚刚稳,不肯劳命伤财。是以,朕决定只在豫州七品以上官员的适龄女子中甄选姿容出众者进宫,连绵子嗣。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贰言呀”。
萧煦顺手拈着桌上的糕点往嘴里送,一边吃了,一边说:“母妃放心,儿子晓得如何行事。再说了,儿子的心机母妃不是不晓得,定不会在这些小事上有违于他的,只当如他所想,儿子是惯好些风花雪月罢了。”
怜薇清丽脱俗,楚楚动听的姿色刹时打动了先皇。不久以后,便晋封为美人,先皇chong幸后晋封为容华,生下皇子萧煦又晋封为好贵妃。先皇驾崩后,太妃一列上只要尤怜薇了。
吕太后念其多年来到处谦虚谦逊,故允其长年深居永乐宫中。永乐宫是专门为太后居居处建的宫殿,吕太后居主殿永寿殿,宜太妃居东南角的长乐殿,常日里她们相互闲话相伴,也算是安度桑榆老景之乐了。
城中东南角的那片銮宇飞檐在暖和的秋阳中熠熠生辉。前朝战乱纷争迭起,百姓流浪失所,苦不堪言。
宜太妃不喜花朵。她说花香惹蜂蝶,徒增滋扰,并且花开甚好,但独独见不得花萎干枯的惨败景象。是以长乐殿中只栽种着诸多四时常青的翠竹、香樟、槐树、松柏。
萧煦颌首,母子二人边说边叮咛了丫环上早餐糕点用了。
固然萧煦自小资质聪慧,诗书骑射样样精通。先皇也曾成心于立萧煦为太子,但子凭母贵,立储立嫡。加上吕氏在宫闱中独掌乾坤,与前朝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络,几相衡量,终究还是立了萧灏为太子,封萧煦为燕王。
金銮宝座下,一干朝臣昂首贴耳,三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