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儒术王座》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章 邀月诗![第1页/共2页]

姜国赴宴的王公大臣已经到齐,筵席山珍海味已经摆满。

武魄凝集及后天修炼尽在拳脚之间,境地清楚,每进一步就是无数盛暑酷寒的勤修苦练。

点星、邀月、蔽日,这三大异象满是传世佳作出世的征象!

姜仲起家走到书桌前,捏起一支羊毫,笔尖稍稍点了点墨汁,开端写道:静夜思

这时姜帝说和颜悦色道:“罢了,对对本是消遣取乐,太子不擅文道,算是取了个巧,苏卿莫要见怪。”

满场齐声高呼:“谢陛下!”

诗本身倒也平常,可贵的是成诗快,并且字里行间还挤出了一丝文气。

李白最广为歌颂的一首诗,也是无数孩童的发蒙诗,本诗说话朴实清爽,神韵却含蓄无穷,偶尔得之,神妙而得天趣,成为游子思乡题材最闻名的代表作。

姜后悄悄咬了咬牙,然后暖和点头,道:“回陛下,是仲儿,因犯了错误,我暂把他关在春秋阁读书思过。”

苏晋晓得春联者另有其人,不再诘问,再次拱手说了句“不敢”。

到掌灯时分,堪堪走完半个御花圃,因早晨还要赴广场弄月宴会,宇堂太子便放九国使者回住处稍作休整。

姜帝侧头问皇后:“谁在春秋阁?是老七吗?”

姜后闻言神采微变,姜帝略作沉吟,随后叮咛身边的寺人:“速去星斗阁问国师月华精要究竟落于那边。”

宇堂太子不悦道:“苏先生诸多要求,究竟意欲何为?”

世人正要批评苏晋这首诗,俄然听有人叫道:“有人作了邀月诗!”

“杜子美说得没错,玉轮毕竟还是故里的更敞亮。”

此时广场宴会,世人兴趣正酣,姜帝方才着人与九国使者斗诗,不料苏晋急才,当今吟了一首《姜宫月》拔得头筹:

“观文殿?”

苏晋如此做派企图非常较着,就是为了确认一下对出下联的人是不是方诩。

不过觉醒文胆和凝集武魄一样,都非常可贵,人族儒生,穷经皓首平生,直至暮年才得文胆觉醒的大有人在,并且因小我天赋和悟性的分歧,文胆武魄的品级又有金银黑三等不同,比如姜国太子姜宇堂所凝集的银色武魄位列第二,已经可称得上是武道天赋。

“邀月诗”三字一出,场间顿时大哗,然后代人纷繁举头望月,果见一缕月光堆积成线,高耸而出,光柱旋即自天而降,仿佛灌落于姜国皇宫某处。

“就在宫内!”

姜仲于春秋阁对出苏晋春联,自有文气灌顶,只是因为他读书至今尚未觉醒文胆,那缕微小的文气入体以后随即散去,并没有引发他太多的重视,而大殿上的宇堂太子面对苏晋的诘责,眉头舒展,正要开口驳斥,不料丞相杨玄谋浅笑道:“苏先生此言差矣,现在全部大陆都晓得我太子殿下乃天降武学奇才,一颗银色武魄世所罕见,信赖苏先生刚才已有所感,我虽对武学之道一窍不通,但也晓得天下间兼具文胆武魄者寥寥可数,苏先生此答辩道成心能人所难?”

姜仲写完此诗,轻叹一声,刚欲掷笔,俄然感遭到一股兴旺的气味冲天而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大殿宴会结束,由宇堂太子引九国使者旅游姜国王宫,姜国固然是大陆三大强国之一,但王宫景色与其他诸国并无太大不同,亭台水榭、殿宇楼阁、奇花异木,多是大同小异,除梁国使者游兴盎然以外,其他几位使者更多是在虚应公事。

……

宇堂太子嘲笑道:“春联者是我府中一王谢客,难登风雅之堂,他日有暇,苏先生再另行见教。”

正坐在春秋阁楼窗前弄月的姜仲也模糊听到鼓瑟吹笙的乐曲,只是那声音悠远得仿佛儿童时的梦境。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