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入慕之宾》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公主(上)[第1页/共2页]

当时,我每次路过他的府邸,车马老是会被慕名而来张望的人堵得寸步难行。从早到晚,府前的街道都熙熙攘攘,另有专门来兜售各色货色的小贩穿行此中,活像闹市一样。

明玉的眉梢微微抬起,将手里的半颗瓜子嗑完,亦暴露浅笑。

薛淑妃倒是没有因为动乱而伤了性命,薛家跟着董裕等人趁火打劫,捞了很多好处。但朝中的争斗日趋残暴。厥后诸皇子反叛,薛淑妃的儿子凉王也在此中。

当年,这事不成,倒并非只是先帝的原因。咸宁公主的母亲薛淑妃,一心想将她与薛家的亲信联婚,故而每当我父亲向先帝提起,她就必是要在一旁敲边鼓,将先帝的动机撤销。

不过到了厥后,即使我家倒了,这事也没有成。

下首的几个贵眷也暴露笑意。薛婉垂着眸,唇角抿起,笑意似有似无。

明玉朝我扫一眼,将瓜子壳落到盘子里。

说罢,她纨扇掩口,轻笑一声。

“妾自结婚以后,虽入宫少了,却经常想起当年宫学中的乐事。那般无忧无虑,欢愉安闲,满是因为有阿黛伴读。”堂上,咸宁公主坐在上首,神采感慨,“一晃,四五年畴昔了,妾嫁为人妇,日日家务缠身,倒是连进宫也得空。”

说罢,她看向我,浅笑道:“还是到了本日,托了阿黛的福,我等这些好久未见面的旧友才得以相聚。”

不过我也并不感觉她当时全然说错了。

她畴前也是宫学里的伴读,我并不陌生。而近似的话,我也从她口入耳过。那是在太子被废以后,我偶然入耳到她与别人群情,说我好运到头了,甚么面相好,那是别人吹出来的瞎话。

本日,咸宁公主领着都城里来的几位贵眷,登门来道贺。

景璘即位以后,咸宁公主就嫁给了董裕的儿子。

咸宁公主却叹口气,道:“太后宽仁,说现在阿黛有了好下落,她的心放了一半,却另有另一半仍悬着。”

“便是至公子的婚事。”咸宁公主道,“想当年,先帝最倚重的就是郑国公,对至公子亦厚爱有加。太后与郑国公一家亦是交好,将至公子和阿黛视如己出。现在,阿黛要与上皇结婚,至公子却仍孑然一身,实在让太后牵挂。”

而我家这老宅,也垂垂变得门庭若市。

她愣了愣,忙道:“娘子所言甚是。”

我亦浅笑,谦道:“公主谬赞,妾岂敢居功。”

“这婚事,是上皇与太后的旨意。”我说,“所谓福运,皆君上之恩,妾不敢失色。”

这时,我才明白,兄长将这老宅重新补葺一番,确切需求。

咸宁公主看她一眼,喝一口茶,持续看向我,道:“妾记得,上回见到阿黛,还是年节之时。妾当时有了身孕,因得出产,再未曾入宫。再听到你的动静时,倒是到了端五以后。你与上皇订婚之事,但是颤动天下,妾等听了,可真是大吃一惊。”

自从上官家倒下以后,我和咸宁公主就几近没有说过话。

当然不是我不与她来往,而是她对我向来疏离。她虽并非太后亲生,但身为公主,逢得节庆之时,老是要入宫道贺的,我们见面的机遇实在很多。但她见了我,向来是离得远远的,仿佛我们未曾有过甚么旧谊。

不过咸宁公主如许的金枝玉叶来到,便是我的事了。

故而本日见面,我们说的话,算得是这几年来最多的,语气天然也是最谦恭的。

咸宁公主浅笑,忽而转头,对明玉道:“妾临行之前,去拜见太后。太后说,阿黛新婚,这边必是千头万绪,教她一度坐立不安,唯恐阿黛对付不得。中宫能亲身到洛阳来,亲身筹划,实在解了她心头之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