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御诏(下)[第1页/共2页]
心撞着胸口,我看向景璘,还为开口,他已经转向徐鼎,问道:“不知韩先生、杜女史和缬罗王女那边如何了?”
说着,我的手用力掐着他的手臂,提示他先前叮咛过的话。
北风从门外吼怒而入,仿佛千军万马鼓噪。
景璘转头,我将他请到一旁,摸了摸他的额头,公然,上面正在发烫。
徐鼎随即应下,挥挥手,士卒推搡着赵王,将他压了下去。
我晓得景璘不成能敌得过这些人,忙大喝:“停止!”
可那人是个魁伟的壮汉,他用刀鞘一挡,竟是生生将景璘连人带剑撞到了一边。
可不等我细心揣摩,景璘已经按捺不住,喝道:“胡言乱语!你要做甚么?”
景璘额上的筋头跳动,仿佛用了极大的力量才按捺住。
有人上前,用麻绳也将他捆起来。赵王任由他们脱手,看着徐鼎,面无神采。
说罢,他便要往外走。
“徐鼎!”景璘蓦地喝道:“将这乱臣贼子押走!”
“徐鼎。”他说,“当初,是孤在太前面前将你保举,你的父母家人,也是孤极力顾问,保他们糊口优渥。照理说,你该是孤这边的人。没想到,孤竟是看走了眼。”
见到他,景璘一扫方才的喜色,面露喜意。
那些人一下愣住。
不过,并不是因为我这声怒喝,而是外头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
“陛下不在乎本身的性命,莫非也不在乎上官氏的性命么?”说罢,他转头,对身后侍从叮咛道:“将上官氏拉出去。”
徐鼎听到,眉间一振,向景璘一礼:“陛下,臣的副将王铭已经拿下城关,石虎城兵马,尽归陛下。”
景璘点头:“甚好,卿等立下大功,回朝以后,统统将士皆有重赏。”
景璘明显兴趣高涨,问徐鼎:“如卿所言,朕的将士已经将全部石虎城拿下?”
“朕看谁敢!”景璘怒喝。
看来,徐鼎也对赵王意向起疑,唯恐他对景璘倒霉,提早脱手了。
赵王的神采仍然毫无波澜,不知是在强自平静,还是公然不怕死。
徐鼎道:“陛下放心,王将军已经令人到牢里将他们放出来,不久便可来到。”
我愣住,心口如同被甚么重重锤了一下。
说罢,他看向被人押上前来的赵王,道:“皇叔,事到现在,另有甚么可说?”
伴着鼎沸的人声,一个降落的号角响彻夜空。
景璘笑道:“如此,朕当亲身阅示,犒劳世人,以壮声望。”
景璘暴怒,挥剑就朝当前一人斩去。
景璘不觉得然,道:“天明有天明的事。将士们缉捕奸佞,立下大功,朕却缩在屋子里,难道寒了世人的心?”说着,他看着我,语气放缓些,“倒是你,方才一场惊吓,必是累了。且在这里歇着,朕去去就回。对了,这屋子冷了些,朕还要看看这里有没有别的暖和居处,稍后将你接畴昔。”
“恰是。”徐鼎道,“将士们得知是为陛下护驾,皆群情昂扬,一呼百应。”
侍从应下,马上有两人径直上前来。
为首者,恰是徐鼎。
赵王面色一变,道:“出了何事?”
“我自幼承训,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徐鼎傲然道,“此生只服从于天子,岂与尔等虫豸同流合污!”
赵王谛视着景璘,唇边仍挂着嘲笑。
未几,火光连片,映得天井亮如白天。
话音未落,门被撞开。
“陛下!”我低低道,“切不成打动!”
“极尽教唆能事。”景璘道,“信口雌黄。”
“孤常听人说,陛下最宠任之人不在六宫,却在玉清观。别人说不动的事,太上皇后只消一言半语便可办成。”他说,“宫中朝中,常有人向陛下劝谏,可陛下全然置之不睬,即便她嫁往洛阳亦是仍旧。陛下为这妖妇利诱至此,无怪乎太后亦欲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