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姨母(下)[第1页/共2页]
我了然,想了想,道:“将我的帖子呈上。”
那位曾氏,我是记得的。大婚那日,她跟着四姨母来道贺。厥后四姨母再来见过,她却未曾再呈现。
李为昭郁郁寡欢,每日以酒消愁,没多久就因为醉酒走夜路,摔一跤,正正磕中脑袋,归天了。他生前华侈过分,并没有给儿子儿媳留下多少家财,而李濡身材不好,是个药罐子。就算有母家的借机,四姨母一家人的日子也变得捉襟见肘。
兰音儿讶然:“皇后还真的要去?他们这般张扬,光是看着也晓得不像话了,召进宫去怒斥一番,他们必不敢再犯,何需求亲身登门?”
说着,她叹口气:“妾素知四夫人是个眼界高的,恰好李家不争气,式微了,日子一年过得不如一年,那李郎还落下一身的病。她儿子合郎,读书无甚天禀,考不到功名,好不轻易才娶了新妇。四夫人只想着扬眉吐气,现在终究有了风生水起的机会,便不肯放过。”
兰音儿挠挠头,忽而道:“皇后总说上皇倔,可我感觉,皇后和上皇实在是一样性子。”
我想起了那次见面时,她手腕上的红痕。当时,我觉得是不谨慎伤了,且四姨母在我面前向来和蔼,合郎小时候也一贯是听话的模样,不至于做出那不面子的事来,因而便未曾多问。
我说:“四姨母于我并非普通人,未曾亲身看个切当,又如何下结论?”
畴前我听乳母说过,她的婚事,是很早就定下的。夫家在洛阳也是个驰名有姓的大户,舅氏李为昭,是当时的洛阳令,与四姨母的父亲是故交,可谓门当户对。当年出嫁之时,吹打仪仗排了一条街,风景之至。
——
“另有呢。李合,便是皇后说的合郎,是这李府的独子。李濡和四夫人对这合郎非常宠嬖,自幼率性,长大以后,也偶然读书,整日游手好闲,交了一群酒肉朋友。新妇姓曾,前年进的门,家中虽是小户,却有些资财。传闻四夫人是看中了陪嫁,这才跟媒人首肯了婚事。曾氏是个贤惠的,可合郎却老是看不起她,曾氏劝两句,合郎就要暴怒,非打即骂。曾氏年初小产,也是因为与合郎争论,被他推倒而至。”
“这些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门的。”兰音儿也张望着,对我道,“传闻出身平平或未曾带厚礼的,都要吃闭门羹。便是有官身的人登门,那也是要先看看甚么官,寒微些的,干站着半日无人理睬也是有的。”
但毕竟是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年,四姨母的舅氏李为昭在任上出了岔子,被朝廷定罪免官。而四姨母的丈夫李濡也受了连累,加上本就在官府中与人相处不好,受气以后,一怒之下辞了官。
听得这话,我皱起了眉头。
至此,李家急转直下。
我说:“哦?”
我没有答话,只望着外头。
“李家现在是惹人谛视得很,我在这四周刺探一圈,不消半日就晓得了很多。”马车里,我隔着绮罗朝外头张望,兰音儿在一旁说得饶有兴味,“早几年,李家家道不好,将这大宅里的几处院子都租了出去,本身留个前堂和后院。就在皇后大婚阿谁月,李家俄然将租客都赶走了,收回院子,重新粉刷了一边。街坊邻居都说,是皇后赏了很多钱,他们余裕了,这才重新整饬。”
现在看来,倒是我想错了。
“四姨母家,每日都很热烈,是么?”沉吟半晌以后,我问道。
四姨母的家,我虽去过,但数极少,且都是母亲还活着的时候带我去的。
畴前,我每来洛阳,不是住在外祖家,就是住在自家的老宅里。父亲是国公,不管哪边的亲戚,凡是要见面,也大多是他们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