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密谈(上)[第1页/共2页]
骨力南笑了笑:“有何不便?用你们中原人的话说,我一介闲散宗室,无依无靠,谁也管不得我。不过皇后如果想让我去压服袁之孝,那么可撤销动机。袁之孝为了避嫌,从不暗里见任何王族之人,天然也不会晤我。”
但谁也没想到,他成气候,是如许的体例。
袁之孝。
白日里,他总将我带在身边,不管做甚么都让我跟着。不管是巡查大营还是与各方人马议事,他都不让我躲避。
我想了想,还是点头。
论理,这笔帐,当年应当还是会算到我父亲或上官家的身上。不过虱子多了不痒。我父亲既然担了那祸国的罪名,上官家也是以倒了,这账就也不了了之。
“袁之孝既是中原出身,又是重臣,与中原和谈,让他出面实在最是合适。”我说,“可戎王将他解除在外,可见对他实在并非实足信赖。我记得就在前年,袁之孝曾派人到都城,要将父母老婆接去北戎,但未得逞。他既然有念想留在中原,只怕北戎王实在也并不会全然信赖他。”
少顷,他忽而看向骨力南,道:“本日议事到此为止,王子请回。”
骨力南也看着他,安闲地笑了笑,行了个礼:“服从。”
用他的话说,我是他请来的智囊。
门关上,不待我说话,景璘俄然一把抓住我的手。
站起家以后,他那双琉璃般的灰眸瞥了我一眼,似有些意味深长。而后,他又行了个胡礼,辞职而去。
“袁之孝,当下还是戎王重臣么?”景璘问骨力南。
“不知。”
我父亲是个爱才的,对袁之孝非常赏识,那中书舍人的位子,就是我父亲提携上去的。我记得我父亲当年说,此人很有见地,加以种植,将来必成气候。
“据我所知,没有。”骨力南道。
此言既出,骨力南笑了起来。
这平朔城,比都城和洛阳都要冷上很多。
“恰是。”景璘道,“王子和乞力咄虽与朕缔盟,出兵为内应,可北戎庞大,还是不敷。特别王庭当中,我等仍少了内应。若不成一击而破,后患无穷。”
可与别人分歧的是,袁之孝这阶下囚没有当几天,不知因为甚么事,被当时的二王子看中,提到了身边做幕僚。没多久,二王子策动兵变,杀了老戎王和大王子,成为新的北戎王。
很快,我晓得了景璘说的只要我能帮他,是甚么事。
只是不料,还是扯上了我。
他跟我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因为他曾是我父亲的弟子。
景璘点头,看向我:“你对这袁之孝,可另有印象?”
“为何?”
说罢,我看着骨力南:“不知王子回王庭可便利?”
此人原是一名中书舍人,当年先帝出征,他亦是随员之一。兵败以后,袁之孝与先帝身边的一众文臣一道,沦为俘虏。
固然我和杜婈的身份都是宫人,但景璘向来为所欲为,演都不肯演。
“你这疯子。”他冷冷道,“你可知,你方才说了甚么?”
“不成。”景璘随即道,“北戎乃凶恶之地,你不能去。”
“戎王之以是将他重用,是因为在夺位之时,袁之孝立了大功。”骨力南道,“从机会择选到布兵布阵,戎王皆顺从袁之孝建言。夺位以后,亦是在袁之孝的策画之下,戎王敏捷安抚各部,坐稳了王位。这夺位之事,袁之孝可谓首功。但也恰是是以,袁之孝一向受王庭众臣顾忌,多有架空。戎王即便是清楚袁之孝的才气,谗言听多了,也对袁之孝有了疏离之意。当下,袁之孝在王庭当中,可谓进退维谷,摆布难堪。”
听得这话,骨力南和景璘皆是一愣。
我说:“王子不必出面,带我去见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