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入慕之宾》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暗计(下)[第1页/共2页]

景璘暴露猎奇之色:“朕一向未曾问你,这路财帛,你定是收了很多,想用来做甚么?”

“胡说甚么。”我说,“我那里夜里睡不好了。”

“这个,你就不消操心了。”景璘笑了笑,“朕如果手上连些武功高强的死士也没有,难道枉做了这两年的天子。你放心,这等脏事,自有人去办。这青霄观平静,也比宫里那人多眼杂的处所好。你无妨在其间多待些日子,等朕的好动静。前些日子,朕新封了宋婕妤,宫中又有了些闲言碎语,说朕是听信了你的谗言。此时回宫,你怕是要受很多非议。”

但太上皇确切是个例外。

景璘的眉头皱起,道:“你是说,朕就不该将琅琊王召回京中,也不该任命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玄真,”兰音儿持续用鸡毛掸子拂着香案上的灰,持续道,“法会明日就结束了,太上皇怎还不见返来?”

说罢,他又道,“可如果到时候,那边匪患不闹呢?”

“朕晓得。”提到这个,景璘面色沉下,“他竟敢插手阿珑的婚事,选的还是宁平侯的闺秀。前些日子,母后要为太上皇议婚,鲁国公就是保举此女。他倒好,这边费经心机择选的人,他转手就甩了出去。”

提到这三个字,我莫名地感觉更加烦躁。

景璘了然,浅笑:“如此说来,他公然不在京中最好。”

我说:“陛下让琅琊王去兵部,不但不能与太上皇争权,还反而会减弱琅琊王。陛下须明白,当今天下兵马,并不在兵部手中,而是在太上皇的人手中。琅琊王之以是能备受谛视,不就是因为他仰仗一己之力,把握了一州兵马么?兵部的大臣,与陛下一样,名义上有募兵调兵之权,可太上皇不发话,便是亲临虎帐也无用。琅琊王若去了兵部,太上皇恰好能够他入朝为由,将他的兵权卸下。如此一来,反而是陛下吃了亏。”

“左金吾卫大将军执掌金吾卫,关乎宫中及京中的日夜巡查鉴戒。畴前此职一向被太上皇的人把握,现在既然撬出来了,就切不成还归去。”我说,“但他当下把握的鄂州兵马,是更实在的东西,亦不成让别人代管。我听闻鄂州匪患虽消弭了,却有很多残党逃去了四周诸州,到时,免不得也要兴风作浪。琅琊王最多在京中待三个月,陛下就该再度派他去剿匪,照葫芦画瓢,将四周诸州的兵权也收过来。”

“我不过是说她操琴好听,是你非要去听,还要过夜,又给人晋了位。”

我没兴趣说这个,对付道:“谢主隆恩。”

我看着他一副有了主张的模样,道:“陛下但是有甚么筹算?”

“骊山行宫的鹿,固然还未曾贴秋膘,但也已经养得肥美。”他说,“据朕所知,他在洛阳也经常田猎。你说,他会不会在猎鹿之时,不慎摔断了脖子?”

她还想说甚么,一名女冠忽而跑出去,满面忧色:“玄真,传闻太上皇返来了!”

他强得横空出世,麾下的统统权势,都是凭借于他。毫无疑问,如果他没了性命,那么本来那看似强大不成撼动的一大群人,就会瞬息间失了主心骨,变成一个一个的山头,没有人能够担当太上皇的衣钵,将他们集合。

“朕记得,三十六计当中,有一计叫关门捉贼。”景璘用手指悄悄转着小巧的茶杯,唇角不怀美意地弯起,“他放着好好的洛阳不待着,非要闯到朕的地盘来。这般好机遇,朕如果放过了,岂不太可惜?”

“不劳陛下操心。”我淡淡道。

“我只是在想,该派甚么人去做。”我随即答道。

“他去的是北府大营,说不定就住在那边了,返来做甚么。”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