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3页/共5页]
走过两条街,远远瞥见景先生同着两个戴方巾的走,匡超人相见作揖。景兰江指着那一个麻子道:“这位是支剑峰先生。”指着那一个胡子道:“这位是浦墨卿先生。都是我们诗会中魁首。”那二人问:“此位先生?”景兰江道:“这是乐清匡超人先生。”匡超人道:“小弟方才在宝店奉拜先生,恰值公出。此时往那边去?’景先生道:“无事闲游。”又道:“良朋相遇,岂可分途,何不到旗亭小饮三杯?”那两位道:“最好。”当下拉了匡超人同进一个旅店,拣一副坐头坐下。酒保来问要甚么菜,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脍,两碟小吃。那小吃一样是炒肉皮,一样就是黄豆芽。拿上酒来,支剑峰问道:“本日何故不去访雪兄?”浦墨卿道:“我家本日宴一名出奇的客。”支剑峰道:“客罢了,有甚么出奇?”浦墨卿道:“出奇的紧哩!你满饮一杯,我把这段公案奉告你。”
匡超人惊到手慌脚忙,说道:“这是那边倒霉!多承老爹相爱,说信与我,只是我现在那边去好?”潘保正道:“你自内心想,那处熟就往那处去。”匡超人道:“我只要杭州熟,却未曾有甚相与的。”潘保正道:“你要往杭州,我写一个字与你带去。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现在布政司里充吏,家里就在司门前山上住。你去寻着了他,凡事叫他照顾。他是个极慷慨的人,不得错的。”匡超人道:“既是如此,费老爹的心写下书子,我今晚就走才好。”当下潘老爹一头写书,他一面叮嘱哥嫂家里事件,挥泪拜别母亲。拴束行李,藏了书子出门。潘老爹奉上通衢归去。
景兰江道:“本日我等雅集,即拈‘楼’字为韵,归去都做了诗,写在一个纸上,送在匡先生下处就教。”当下同出店来,分路而别。只因这一番,有分教:
直到四五今后,匡超人送过宗师,才回家来,穿戴衣巾,拜见父母。嫂子是因回禄后就住在娘家去了,此时只拜了哥哥。他哥见他中了个相公,比畴前更加亲热些。潘保正替他约齐了分子,择个日子贺学,又借在庵里摆酒。此番分歧,共收了二十多吊钱,宰了两个猪和些鸡鸭之类,吃了两三日酒,和尚也来阿谀。
匡超人背着行李,走了几天水路,到温州乘船。那日没有便船,只获得饭店权宿。走进饭店,见内里点着灯,先有一个客人坐在一张桌子上,面前摆了一本书,在那边悄悄的看。匡超人看那人时,黄瘦面皮,稀稀的几根胡子。那人看书入迷,又是个远视眼,未曾见有人出去。匡超人走到跟前,就教了一声“老客”,拱一拱手。那人才立起家来为礼,青绢直身,瓦楞帽子,像个买卖人模样。两人叙礼坐下。匡超人问道:“客人贵乡贵姓?”那人道:“鄙人姓景,舍间就在这五十里外。因有个小店在省会,现在往店里去,因无便船,权在此住一夜。”瞥见匡超人戴着方巾,晓得他是秀才,便道:“先生贵处那边?贵姓大名?”匡超人道:“小弟贱姓匡,字超人,敝处乐清。也是要往省会,没有便船。”那景客人道:“如此甚好,我们明日一同上船。”各自睡下。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匡超人背着行李,走到文瀚楼问马二先生,已是回处州去了。文瀚楼仆人认的他,留在楼上住。次日,拿了书子到司前去找潘三爷。进了门,家人回道:“三爷不在家,前几日奉差到台州学道衙门办公事去了。”匡超人道:“几时回家?”家人道:“才去,怕不也还要三四十天工夫。”匡超人只得返来,寻到豆腐桥大街景家方巾店里,景兰江不在店内。问摆布店邻,店邻说道:“景大先生么?如许好气候,他先生恰好到六桥探春光,寻花问柳,做西湖上的诗。绝好的诗题,他怎肯在店里坐着。”匡超人见问不着,只得回身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