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日月当空照中华》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抄家有理[第2页/共3页]

朱大明当然不在乎这几小我说的是真是假,只要他们的供词当中牵涉到了当年的郑贵妃和现在的福王朱常洵,就已经充足了,至于剩下要做的,就是挑选恰当的机会将刘光复、崔文升、李可灼三人以及他们的供词,转给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以及宗人府,然后由三法司和宗人府来措置了。

财务充盈了对谁都有好处,比如说九边及京营的欠饷题目,固然没有全数处理,但起码大大减缓了,士卒因为吃不上饭而流失、流亡乃至叛变的风险大大降落了。

虽说很多官员都是世代官宦之家出身,本身就是大地主或者大贩子,底子不靠俸禄糊口,但总有一些出身贫寒的清官,要靠本就微薄的俸禄糊口,如果一个朝廷连官员的俸禄都不能足额发放的话,你又如何能够要求这些官员洁身自好履职尽责呢?既要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短期或答应以,但耐久必定不可。

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对于干渴到要死的朝廷财务,有阉党这个近水,又何必非要去寻觅远水呢。

现在的内阁,只要三位阁臣,关于裁撤蓟辽总督府,同时设立直隶总督府,并由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兼任直隶总督的圣旨下发后,孙承宗先是赶往通州检察并安排直隶总督衙门的驻地等事件,然后又赶往山海关,坐镇批示蓟辽总督府的裁撤和搬家,忙的是不成开交,底子没偶然候来见天子议事。

即便是内廷当中,后妃们的日子也能够过得不那么紧巴了,寺人宫女们有了犒赏,脸上也有了笑容,全部皇宫大内当中都轻松调和了很多。别的就是官员的俸禄,也不需求再打扣头了。

有人能够会说,这些人中有很多当年投奔阉党也是不得已,这话提及来是没错,但是该抄家还得抄家。

接下来的两天,朱大明没有再访问大臣商讨政务,除了批阅司礼监递出去的折子以外,可贵地有了一些闲暇,能够陪一陪后宫的皇后和两位妃子。

不管最后如何措置,福王府富可敌国的大量财产和地盘,都会被抄入内库,充作国用。

天子的意义,高时明很清楚,王国新也不胡涂。而对巩永固来讲,就是用脚指头想想,也能想明白天子的企图,不说弑君之罪了,纯真就是杀父之仇,那也是不共戴天啊,何况想要报仇的是天子,这类环境下,他又有甚么事情不成以做呢。

天子不喜好,但大臣们喜好。因而在册封太子的题目上,天子与朝臣们就走向了对峙,一斗就是几十年,最后在朝廷百官的压力下,不得已册封朱常洛为太子,但在郑贵妃、朱常洵及其亲信的鼓励下,万历天子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找机遇废掉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此次当然不能如许,锦衣卫、东厂的抄家搜证很有效,并且也不全正视证据,有证据的看证据,没证据的看御史言官的弹劾,看朝野高低的揭露,总之不管京官还是处所官,在朝的,致仕的,乃至削籍为民在野的,只如果阉党就必然遭清理。

大明朝在编有品的官员实在并不算多,文武百官的总数大抵保持在十五万摆布,而官员的俸禄也已经低到了不幸的程度,每人每年从六十两到二百二十两不等,比如说漕运总督,与六部尚书同级,都是正二品,但是一年的俸禄银子,也只要戋戋一百八十两罢了。以是能够拿到二百二十两的官员,只是极少数,均匀下来,大抵每名官员每年的俸禄银子只要戋戋一百两摆布。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