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救人[第1页/共3页]
提到高修远报信求救时,韩蛰面色微动,却没打断。
山间门路崎岖,到了山腰,便多险要转弯之处。
游移了下,樊衡还是劝道:“大人,吃点东西再去吧?长孙敬带着少夫人走得慢,一个时候后才气到平阳岭四周。”
信的开端附了长孙敬的行迹,以后每过半日, 便递来手信, 禀报长孙敬的位置。
韩蛰重重哼了一声,“究竟因何而起?”
转眼之间擦身而过,长孙敬身下骏马一声长嘶,奔腾而去。
厥后,长孙敬每日报来行迹时,韩蛰便在舆图标记出长孙敬的流亡线路。
“她处境如何?”
出都城、过金州、再入归州,长孙敬明显是筹算南下。
令容却已看清了那魁伟熟谙的身影。
樊衡摸了摸鬓角,“打斗总得攒着力量不是。”
韩蛰度量令容,因用力太猛,两三步后才算站稳。
马背上前后骑坐,身材依偎,肌肤相贴。
他当即后仰躲开,挥剑抵挡,内心电光火石,蓦地明白来人企图,伸臂便勾向令容。
若令容还在都城相府,长孙敬必然不敢动她,但她在金州傅家,以长孙敬的凶暴本性,擒了她千里南下,恰好拿韩家少夫人向陆秉坤表白忠心,而后在岭南幕府谋取官职,卷土重来。
长孙敬虽不怕锦衣司几个小兵,却不想在官道闹出动静,心机必然,当即颤栗缰绳,循着巷子往山上驰去――若能躲过甩开,自是万事大吉。若躲不过,在深山中交兵,总比在官道旁脱手要好。
韩蛰当时大怒非常, 未料令容竟然会落入长孙敬之手, 而向来做事稳妥的樊衡竟会束手无策!
樊衡自入锦衣司,便与韩蛰共同默契,格外得赏识正视。他暮年也是死人堆里打滚过来的,心狠手辣更甚韩蛰,因技艺出众、心机周到,每回办案也都不辱所命。畴前碰上挟制人质的事,他也能死追紧咬,利落脱手,毫不游移。
这回栽在长孙敬手里,被斥责也只能认了,等办完事回京领罚。
问太长孙敬的位置后,韩蛰对着本地理图瞧了一阵,选定在平阳岭脱手,随后亲身安排,由樊衡带人包抄设伏,他选合适的处所藏身夺人。
信是初二写的, 上面说玄月廿九那日令容回娘家探亲时,被从刑部大牢逃出的长孙敬捉走。他带数人追捕救援, 未料长孙敬非常警戒, 锦衣司稍稍靠近,便被发觉,加上长孙敬熟谙掩蔽行迹、误导追踪的伎俩,导致两三日虚度,他们未能救回令容。后得令容递来动静, 为免令容被伤害, 他已斥逐旁的部属, 单独追踪, 办事不力, 请韩蛰定罪。
砰砰乱跳的心尚未回到胸腔,身子便被韩蛰从后紧紧抱住,墨色的披风扬起,将她紧紧裹住。他抱得很用力,健壮的胸膛贴在令容后背,手臂环在她腰间,不留半点裂缝,像是要把她嵌进身材里去。
狭路相逢,倘若相遇被认出,不免比武,一旦闹出动静,毕竟费事。
直到樊衡将近几日的事都说了,韩蛰才怒声斥责,将樊衡狠狠骂了一通。
韩蛰的下巴紧贴在令容脸侧,青青胡茬触感清楚,带着滚烫的温度。
在防备松弛的环境下,长孙敬要挑选的路就显而易见了。
长孙敬的马也跑得越来越快,目光四顾,想着该选在那里反攻时,俄然见侧火线人影一闪,一柄乌沉沉的剑迅如电光,携风雷之势朝他面门刺来。
南边除了有冯璋反叛,岭南节度使陆秉坤也曾跟韩家有过节,且因节度一方,握着兵权蠢蠢欲动,久有撤除相爷,扰乱朝堂后逐鹿天下之心。长孙敬对永昌帝不满已久,逃狱后又被朝廷缉拿,按他的脾气,一定情愿就此低沉藏匿,轻易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