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夜谈[第2页/共4页]
魏武意味深长道:“公公得近天颜,常日里又是极得陛下信重的,有公公在,我们尽管以公公马首是瞻便好了。”
他看向双林,敛了笑容道:“公公想得通透,既如此,公公对此案,可有高见?此案明摆着已无路可走,公公莫非能另辟门路?”
双林淡淡道:“容我提示大人一句,今上自幼不得太后爱好,便是即位以后,也与太后多有龃龉,为此,今上在两位皇子的扶养上虽有主次却仍存爱子之心,不管谁在储位上,都从未容忍任何人辱及亲子,两位殿下待今上,也是一片渴念虔诚之心,旁人难以诽谤。”
双林淡淡道:“明日只要将这些卷子的考生的籍贯姓名都拿来查一查,再将这些考生分开询问,只怕便能扣问出这此中考官拉拢枢纽的情弊,而别的,这两百份卷子,只怕还一定这一处,大人再看看其他卷子,我昨日看了看,有十来份末句都用的‘岂不吝哉’,这还只是我粗粗看的成果,如果再多几小我细心看看,怕是不止这些。”
双林看向他洞若观火调侃嘲弄的双眸,不避不闪:“我本觉得魏大人与朝廷那等专注于文章辞藻,开口品德、杜口心性,空谈误国的大臣分歧,是个实干之人,没想到却也学会了明哲保身,昧于世务,精于机谋,只怕此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双林这几日一味低调谦恭,内心实在烦闷难明,本来看这魏武审案之时问话一语中的,无能纯熟,年方三十出头,却晓得律书,谙于情面油滑,现在朝廷中泥沙俱下鱼龙稠浊,这位从下头一步步踏结结实走上来的大理寺卿,倒是个可贵做些实事的能吏,实在内心是非常尊敬的,只是现在听他俄然如此暗含讽刺的说话,内心肝火一起,那埋没在平和顺服表象下的桀骜不趁便俄然冒了出来:“大人如此袖手旁观,隔岸观火,便觉得能安安稳稳做你的承平官了?”
大理寺卿魏武走进衙门口,一眼看到宫里的肩舆还在,问中间守门的衙役道:“傅公公还没回宫?”
双林看他已明白过来,微微苦笑道:“我也是这几日才想明白,此案本就不是要我们判清楚,断明白的,大人断案多年,也当晓得,有些案子,我们只需求一个合适大部分人方向好处的成果,并不需求本相,做不出彼苍郎朗,还不了明净人间,而最可骇的是,这事今后还会做出很多很多,我们不过是在本身大而无当的知己之上,堪堪拉一条底线,让事情尽能够的不会误国误民,伤及无辜罢了。自夸清流的文臣们,高慢明净,谈甚么只可直中取、不成曲中求,一笔在手,大言炎炎,便可永久精确,但是如果要干些实事之人,却不成不委宛盘曲,筚路蓝缕,于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双林拿结案上的卷宗给他看:“大人请看,我这两晚,将两百名登科贡士的朱卷都一一看过,这此中十多份卷子,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大人是查案的熟行,明察秋毫,请细心看看。”
魏武含笑道:“莫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