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触动(修)[第3页/共4页]
初阳也不作答,只笑问道:“这般湖光山色,如果常来常往,流连忘归,岂不是失却埋头读书之意?难不成先生与参寥大师相类,要以繁华景色拷问院中学子勤奋之心么?”
二人如此热忱,初阳只得一一谢过。
沿着湖边缓缓而行,水烟若进若退、如有若无,只在人之四周缭绕却从不会逗留粘结。
初阳于其手中取过字帖,犹自笑声不断,只指指夭桃又指指维城,也不复言语只回身不顾而去。维城不知所谓,只傻傻地望着夭桃,心中暗想初阳但是晓得几日前所赠夭桃何来?初阳但是晓得我心中所思?
先生笑对初阳道:“一起行来,不知书院可还入眼?”
二人言毕,堂中自是又有群情纷争,待得先生表示寂静,已是一个多时候畴昔了。随园先生将所制定文题公示,表示世人散去后挥手将初阳招来。先是扣问初阳风俗与否,待得确知初阳无不适后又将初阳数日所书稍作点评。
随园先生闻言也笑道:“古人多推许颜筋柳骨,实在卫夫人亦别有神韵,初阳所选恰是得当。如此一来,你可要多多就教于维城。维城喜书圣之道,揣摩临帖无数,当年因书圣暮年师承卫夫人也对簪花小楷有所浏览,正可助你。”
虽争辩但毫不至于拳脚订交,虽多人但毫不是异化乱耳,初阳新来也不欲谛视人前自是竖耳聆听。也曾与清泉真人沿江游神州而见纤夫之累,也曾与清泉真人顺风远观大漠而见无飨忠坟,初阳于民痛苦倒也知其一二,鄙夷之言自是刺耳但要驳论仿佛又有些不敷。
品茶茗,论书文,几人倒是格外和谐。叙谈多时,晚膳天然是随园先生留请。
仓促光阴终不待人,转眼就到了初阳初度往集贤书院请益之时。将几日所书之字一一收捡,初阳抱好小狐后告别二老而去。晨间湖面多有水烟撩人,初阳早早出门就为明白这烟雾空灵之感。轻灵剑意得来已有光阴但初阳却还是不得方法,常常催使都有剑失毫厘意谬千里之感,甚为忧?。
秋翁拜别自往园中巡查,小狐也随之而出。初阳却心中迷惑重重,望向婆婆却不知如何开口。见此景象,婆婆轻拍其手,细细说道:“人皆丰幼年气盛之时,只不过是当年朝堂定见相左就衔恨这好久,可见这二人也非气度开阔,初阳莫要学他们。不过随园此行一则惜才,二则亦有示好之意。此番若能尽释前嫌倒还要多谢初阳了。”
初阳不知先生惯来讲学之风,路上恰好向维城探听一二,以免到时乱了次序。维城自是不会藏私,也详细与初阳讲授,二人谈笑风生在将要行至三樾斋时恰好赶上章侯,三人熟谙已久不拘常礼只是相互号召后同业。只是初阳在章侯眼平清楚看到了几分惊诧躁动,但转眼而逝。
瞧瞧摆布并无人影,初阳分入迷识,将少量若即若离的烟雾困于掌中。将手中轻烟靠近检察,烟气却无被困之悲还是轻松闲适,初阳稍稍收回神识放开缺口,烟气也不急不躁只是缓缓逸出。看着这渐渐逸出的烟雾,初阳心中似有所动,但要细细追随却如水烟普通不着陈迹。知是机会未到,初阳也不在此上多做胶葛,只加快脚步往书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