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求道》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27章[第1页/共2页]

激昂声中,沧州已然在面前。入得城中,初阳再不肯多生担搁,得一兵士带路便自与舜英英娘往医营而去。章侯自有军命在身,岂能因私废公,唯有分道而行。

医中检校官见新来医者乃是女儿身,不免哑然。侧旁更有一郎中惊诧相问道:“若此等娇怯女儿岂可行医用药?莫不是大家自发得可成女国手?”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发兵,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将昔日所用之方略作考虑后,初阳将本身所欲要删减增加之处和盘托出,并将此中君臣佐使之理一一道明,摆布闻者无不叹服。淤血之人,初阳顾不得其他当即便以三棱针为引,以真元为线,将其缓缓导出,以解部分伤痛。

“如此也好。早闻女国手用针如神,用药大胆,本日恰好开开眼界。”检校官一语定音,率先带路而行。医营排布甚是严禁,疫病、伤患各有断绝,伤情依轻重缓急再予以细分,药饵亦非常齐备。

那个不知千古艰巨唯一死?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国将颠覆家之安在?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发兵,修我甲兵。与子同行。

“浔州前辈多有溢美之词,我见地尚且不敷,何敢自称国手?唯有施针用药勉强可得赞成罢了。”初阳面无骄色,不卑不亢,不倨不傲,令人多有靠近之心,“数年游历在外欲要增广见闻,甫一返来却听闻苇原祸乱神州,如此景象又怎能不亲来效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发兵,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众郎中闻言皆是几次点头,很有附和之意。初阳乘势说道:“战事告急,伤情危急,不如我先往医营中检视一番,如有疑问之处还请诸位前辈多多指导。”

紫府天下因情而动,则秋风更见萧瑟,秋雨更添凄凄,秋霜更多清冷,秋叶断交离枝,秋实自但是落。秋实跌落,或是埋葬土中,或是滚落他处,或是沉于水底,或是攀附岸边,各归其处,各得其所唯待冬去春来时。

若此等伤者或是自暴自弃,或是木然无语,或是嘶叫不息,或是哀哀不断,见者如为重锤所击打,难受至极。舜英见状亦不免掩面而泣,更遑论英娘。唯有初阳收敛心机,细细探查,不敢有涓滴疏漏。检校官也不觉暗自赞成,觉得名实符合,堪为良医。

检校官眉梢一动,哑然成讶然:“江初阳?莫非真是女国手亲至?只是已稀有年未曾听闻你于神州走动,本日怎生到此?”

至此,初阳豁然开畅:土性温厚笃实,于稼穑是为底子,于神州是为基石,不偏不倚平和中正无颠覆之虞,可为万物保护。金性刚烈无回,无物不破,无坚不摧,虽百死而不悔,虽易折而不弃。因有保护之心而生奋勇激进之心,因有血脉亲情而生勇往直前之情,自能克敌制胜、摧枯拉朽,土能生金原在于此。

正诊断之时,城外嘶杀声又起,初阳虽不能亲见亦知贼寇又要大肆攻城,心中模糊作痛:空负一身道术,不能摈除苇原贼人,空以医术又能救得几人?如有一人不断推波助澜道:以我本日之能,集五行之力必能所向披靡,重拾旧国土,再展神州之威。此言续续不断,初阳却已呆愣当场。

那个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寂寂孤魂无人记?但人生自古谁无死,自要留取赤忱照汗青。即或淹没神州千年长河中,必有六合江山与我一同。

军列中有人按捺不住跌落泪滴;有人呵叱道:男儿报国以血、以汗,动辄抽泣则与女儿何异?本身却仰首向天以止泪流;有人受不住风中血腥之气,呕吐不止,却仍然随军向前。不知何时,无衣之歌宏亮而起,一声更比一声高。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