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页/共3页]
“哦?这弯刀确是异乎平常,想来必有其特别之处。”
舜英晴娘齐声喝彩,飞奔而归,抢先陈述方才之事,高傲之情溢于言表。余钱氏轻抚晴娘脸颊,如有无穷垂怜。初阳却斜睨舜英,似笑非笑,不知何意。舜英私行脱手互助,不免有些讪讪,吃紧投入英娘怀中,低声偷语道:“即便我不脱手,姊姊亦当互助一二。我本日替姊姊分忧,姊姊却无好言好语相慰,叫人好不寒心。”
未几时,但见稀有骑快马回报,神采皆是凝重。然初阳方未曾有所异动,晴娘舜英却早已打马向前行欲要密查一二。族长闻报面色一惊,鸣镝连起三声,于空中鸣叫不息,则见妇孺仍然止步不前,男儿听令却吃紧上前排成一字长蛇觉得护佑。
“生当归神州,死亦长望乡。族长一语便可赛过千言万谢,又何必多此一谢?同为神州血脉,同于归乡之途,我等所为非是援手,乃是同舟共济,份所该当。”初阳劝说再三,族老等方才罢休。
这一日,舜英晴娘还是饶舌不休,初阳等人亦还是含笑于旁聆听,仿佛与平常别无二致。蓦地间听得一声鹰哨凄厉而起,直刺耳间,顷刻世人皆自勒骑留步,悄悄再无异响。初阳三人虽是不解亦知前哨有警,必有要事,故而从众而行事。
晴娘初生之犊不畏虎,箭羽离弦,犹不肯退,然无长刀所用徒唤何如。目睹就要兵器相接,半晌便要阴阳两分,虽是不惧又怎能忍心?余钱氏双手交握望向初阳如有所求,倒是一无所得,不免有些降落。
余氏稍有游移,随即答道:“依此处国法,凡此等恶贼当枭首示众。但我等非是官兵,又非安眠部族,岂可代行其事?但此等暴徒,如果枉纵难道害人害己?莫如尽数收缴其弯刀马匹,放逐戈壁当中,任其自生自灭。”
初阳略略思考,亦觉可行,不由得笑道:“世叔思虑全面,不如由我代行放逐之事,明日便可放心上路。”
而初阳三人分乘两骑,与余氏妻女结伴而行,期间有舜英与余氏晴娘一起笑闹倒也颇不孤单。晴娘年约十2、三,言谈举止极是利落,与舜英非常相得。族中尚武,晴娘自能走马引弓,非是娇柔女儿,族中男女皆可进学,而余钱氏本是安眠女子,故此晴娘不止说得一口流利的神州话语,更是晓得天方各国言语,小小年纪却非见地陋劣之辈。
见初阳并未有见怪之意,舜英又从英娘怀中蹿出,腆着脸扯着初阳衣袖不放,口中尽管说些卖乖讨巧之言,一副娇痴恶棍模样。
待得将惊马收拢、盗匪盘点结束,早已是落日西下,寒夜将来,再要前行已是不能。族长传令就近寻觅背风之处憩息,明日再上归程。
舜英闻言,却不着恼,俏生生地应道:“贤人还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姊姊是为女子,我今方为小人,是所谓半斤八两,又何必相互攻讦?”
“旧年夸口,深感惭愧。本日若无初阳一行援手,只怕死伤不在少数。恩典至深,无以回报,唯有叩首一百零八觉得敬谢。”余氏领着其他几名族老,膜拜于前伸谢不已。初阳三人又怎肯回礼,一一扶起。
翻覆只在电光石火之间,只在鹰扑隼击之时,待得回神,胜负早分。盗匪一众俱是惊骇失措,跪伏于地战战兢兢若祈求神明救护。反击男儿打马回转,与别人协同将敌虏一一相系,将惊马安抚摈除至一处,以免再肇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