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善后(下)[第5页/共7页]
“姐姐”躺在榻上的康熙俄然问:“你说清月为甚么不让西北军杀了这十五万人?”
魏氏本来看着康熙睡着了,便坐在纱橱里打盹,冷不丁闻声康熙叫本身,吓了一跳,惊醒过来,定了定神,走到了康熙榻前。康熙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穹顶入迷。魏氏替他掖了掖毯子,道:“此次,奴婢不知,也猜不到这丫头到底为甚么这么做?”康熙闭上了眼,缓缓的又说:“西北军还真听她的话,让放,竟然也放了。”魏氏不语,这点也是她没想到的,西北军的几个将军,此次若能斩杀十五万敌军,加官进爵是免不了的,难说康熙一欢畅,进凌渊阁也是有能够的。可他们放着大好的出息不要,却听清月的话放了仇敌,清月的驭人之术,真不容小觑。
[①]解释下,这是我编的,因为下一章,想写写我的故乡云南(私心)^_^
“青莲祖父是茹晋。”胤禛问的快,李高答的也快。
曾处静替康熙放下衣袖,抽出医枕道:“圣上每次病发,总觉胃中烧痛,背部疼痛,却与胃和背无关,是长年劳累,又加上饮食油腻精美,导致血凝气滞于心,才常常昏迷。臣在太病院也曾看过圣上的医案,胡医正下的方剂并没错,只是他没法让血凝排挤体外,只好用养心保肾的药,替圣上排忧。但此法,终是治本不治本的,以是圣上病情才有几次。”
“你不必再查下去了,把檀卷封了,连同你的折子,密封好,一同送去都城。”胤禛叮咛道。
“是。”陈廷敬对着康熙重重一叩首。
“部属找到一些,却不知,当说不当说。”李高查到青莲的背景,便止了手。他虽久不混迹宦海,却也深知宦海有些底线,是碰不得的。
陈廷敬鼓足勇气道:“微臣已年老,昨夜当值,弄翻了烛台,干脆张廷玉机灵,砸碎了茶壶,灭了火,才未变成大祸。臣恳请皇上垂怜,恩准臣至休。”
李高松了口气,胤禛不想沾这个案子,他更不想沾这个案子。
“廷敬,你除了是朕的臣子,还是朕的教员,朕的《庄子》便是你讲的。有些话,他们不便利说,你却要说。”康熙靠在云纹枕上,面色范青,嘴唇发红,但说话的声音却仍然铿锵有力。
陈廷敬跪地一拜道:“启禀皇上,顺命侯王毅一家遭灭门之灾,雍郡王请旨,请刑部速派得力干将赴陕甘府彻查。八阿哥,三日前中风,吵嘴倾斜,若医治不当,恐有变故。十三阿哥风寒发作,太病院送来了脉案,臣已看过,十三阿哥此次得的是痨病。”说到这,陈廷敬大胆抬开端看康熙的面色,见无大碍,才又接着说:“云南铜矿,矿工肇事,已成匪患,并结合本地苗夷土司,杀了昭通府尹[①],云贵总督上了赔罪折。”
听完,康熙长长松了口气,替本身,也替胤禩,“听你的意义,你能根治?”康熙问。
忙了一早上,康熙早已怠倦不堪,歪在炕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李德全见他睡的香,也不敢唤他起来用午膳,只帮他盖好薄被,抱着拂尘坐在楠木脚踏上,悄悄守着。睡了一个时候,康熙被饿醒了,叮咛李德全传膳,李德全刚出门,一个小苏拉就拦住了他,偷偷在他耳边说了些甚么,李德全听的直皱眉。康熙隔着窗纱瞥见了,便问:“李德全,出了甚么事,出去回话。”李德全跑了出去,回道:“启禀皇上,太病院胡医正打了曾医副,并且胡医正把曾医副要的一味药都丢到了未名湖里,魏姑姑也没弹压住,两人已经打到了一块儿。”
曾处静道是,他家有家传秘方,专治血凝气滞。康熙点头,让魏氏带他下去开方熬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