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刘学询与保皇结仇[第4页/共4页]
刘学询说:“自从戊戌变法失利,康、梁之辈落荒而逃,至今也不晓得逃到了甚么处所,找他们,恐怕不易,更不消说结合的大事了。现在,我们上那里找他们去?”
公韧回绝了杨衢云和几个日本人的聘请,细心想了一想,孙李康大结合,有谱没谱,看似轻易的事情背后埋没着庞大的政治背景。先说李鸿章,他会放下两广总督不当,而当独立于清王朝以外的两广土天子吗,枪打出头鸟,一旦他的独立旗号一竖,那会遭来多少的政治进犯和军事打击啊!他筹办好了吗?这和他一贯的政治承担是否分歧呢?
刘学询点了点头说:“第三条吗,本来结合的事情没筹算让康有为插手,但既然孙先生提出来,多拉一小我是一小我,多拉一个党是一个党,我看题目也不大。”
卖力欢迎事情的,是甲午海战中被日军俘虏的蔡廷干,此时他正担负李鸿章一方的全权代表,卖力欢迎事情,又因为他的纯熟的英语功底,恰好和卜力谈判。他见反动党一下船,就迅地走上前来,欲寻觅孙文先生。公韧早就看上了他,一把抓住他的手说:“我是孙文的助手公韧,孙先生临时有点儿事情来不了了。叨教先生如何称呼?”
孙文警告他说:“闱姓的银子多是多,但是劫了这个银子,就如同劫了天子的生辰冈,恐怕不是这么好劫的。但是既然你给我出了这么个主张,我也得好好地感谢你,如果事情胜利,你是功一件。”
1899年,清廷要挖康有为祖坟,刘学询亲赴南海批示挖坟,且四周督捕康、梁手足,与康、梁的斗争愈演愈烈。但是,保皇党也不是这么欺负的,刘学询的行动早已遭到了保皇党的愈来愈烈的仇恨。
刘学询为让孙文尽快地达到香港,为了表达诚意,给孙文先汇来了5ooo两白银。孙文接到了李鸿章示好的动静,立即和党内的同道筹议,公韧对孙文说:“孙先生啊,别人的脑筋都有点儿热,我看我们还是沉着点好。江湖与江湖之间,还讲究害人之心不成有,防人之心不成无,何况我们和李鸿章之间还是仇敌。倘若李鸿章一翻脸,在香港把我们一扣,卜力必定也不会管,我们找谁说理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