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4 采回花粉还需酿蜜[第2页/共2页]
传闻伯乐老了以后,把平生的经历写成一部《相马经》,教人如何寻觅千里马。伯乐的儿子为了学到父亲的本领,就把这部《相马经》背得滚瓜烂熟。
赵王听信了谎言,就派赵括去代替廉颇。赵括的母亲传闻了,从速去见赵王,说道:“我儿子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带兵兵戈,求大王收回号令。”
荀子以为,要获得知识就必然要学习,以是他写下《劝学》篇,鼓励人们刻苦学习。同时,荀子又说:行,是学习的终究目标,学的目标是为了行,也就是实际。不然的话,从耳朵里出来,又从嘴里出来,这不是君子学习知识的态度,这类知识有甚么用处呢?用荀子的话说,就是要“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意义是说,君子学习知识,听在耳朵里,紧紧地记在内心,同时还要贯彻到实际施动中去,如许一言一行才气成为别人的表率。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法,和父亲一谈起行军兵戈的事情,头头是道,赵奢也说不过他,但是赵奢却以为,儿子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真正做了将军必定是不可的,以是他说甚么也不让赵括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