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坐而论道[第2页/共5页]
在省内各地所建的粮库走了一番,目睹俱是米麦饱满,库仓充分之景,椿寿这才放下心来,回到府城,马上行文朝廷,将在省内实地探查的环境,向天子做了禀告。
“季高兄,你才干若海,来往公事,多年研磨,早已经熟稔于心,只是,兵制非比其他,不但是国度武力所倚,更加是圣心无时无刻不念兹在兹的大事,可莫要忽视以待啊。”
曾国藩想了想,决定还是将一些朝堂内幕向骆秉章托出的为好,一来他以处所督抚大员的身份奏陈,比之本身身在京畿,很多外情不明,要来得有压服力的多;二来骆秉章如果奏答之间皇上赏识正视,今后也好结一个强有力的奥援。
存了如许的心机,他说,“铁路一事,存眷国计民生,其首要不问可知,只不过,有江宁铁路在前,百姓大见其利,朝廷顺势推行,也是顺理成章之事,皇上心中所念,早已经不在此节。而是在别的一桩大事上。”
“是,臣弟等已经看过了。”奕说,“臣弟想,皇上当年有过上谕,偶然为恶,虽恶不罚。椿寿、劳崇光几个纵是抗旨在先,不以皇上体恤百姓民力为重,但也毕竟是一片虔诚主之心,便请皇上取其忠悃,恕其罪衍吧?”
骆秉章等了半晌,见他没有搭腔,微觉一愣,转念想想,心中了然,“多谢涤生兄开我矛塞,今后骆某但有所成,都是本日曾大人一言之功。”
“你有这份心机,可见朕没有选错了人——直隶密迩京畿,更有电报收集便通中枢,有甚么紧急的事情,能够用电报通传,不急的事情,奏折来往,也是大大的迅捷于你在湘省之时,有甚么事情,你随时禀报,只如果于国于民无益的,都有朕为你做主。”
“先放一放吧,河南、山西、宁夏那边的景象如何?”
“回皇上话,骆秉章骆大人递牌子出去了。”
兖州府的环境还好,起首是刘滋才几个多年为官一方,尚未有升迁调转之机,临时还用不到于公事之间横加需索,仓粮出陈易新之际,总还能够有几分知己,故而方有明天椿寿所见的状况。
看他长思不语,两小我也不敢打搅,悄悄地听着。曾国藩身为军机大臣,每日面君,皇上的情意在坐了几小我中,没有比他揣摩得更加透辟的,这一刻的沉默,怕是有甚么惶恐心魄的话要出口,“自从桂燕山在两江试行铁路大工完工以后,皇上大为见喜,朝廷例有的封赏不必提,连恭王福晋,也给皇上从外务府多加犒赏——凡此各种,都可见皇上于桂燕山所行,是如何的对劲了。”
“是。皇上圣心所念,一在民气、二为吏治,三在兵事,臣皇上捡拔,奉职京畿,又焉敢不经心极力,为皇上措置安妥,上慰圣主,下安黎庶?”
“职下不敢,卑职感念天恩,行事之间不敢轻易对待百姓,更不消提那等敲筋击髓,从中侵鱼,行那天理不能容之事了。”
椿寿点点头,他任职过江苏藩司,于这等粮米军饷发放虽不是正管其事,却也晓得此中。各省仓中以米麦为细粮,用来作为满营兵糈,历任督粮道亏空细粮,向来都是以豆粮弥补,固然石数不异,但实际上的时价却相去甚远。
“这,以上三省,尚无奏报抵京。”
“既然如许,那就甚好。请老兄下去筹办一番,三天以后,我等从济南启行,到兖州、泰安、东昌等地粮仓现场一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