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户部积弊(3)[第1页/共3页]
“是啊,便是世杰人在湘省,也晓得其事。”赵世杰点点头,非常期盼的看着他,他说:“自古以来,用人权益操之于上,确也是不二法门。”
“哦?”
“不敢欺瞒因伯兄,三省剿匪之事起,我家总督大人每日里操习兵弁,督办省物,常常是累得夜间难以合眼。承皇上洪福将叛匪剿除,垂白叟又有了咳中带血之疾,虽已上表自陈,朝廷却久无旨意。以是,我家大人奉求我烦请因伯兄……”
这一次翁心存以户左升任户尚,本来的户部尚书祈隽藻本来也是不大管事——这等理学大师,张口杜口都是‘君子不言利’,不过是因为朝廷有此之设,勉强厕身其间。新君即位,祈隽藻以军机大臣管部,实际上的事情都是交给翁心存,后者再交给户部书办办理,每一天司官抱牍上堂,翁心存依例画喏罢了。
第二项目标就是派人进京活动,企图调到一个更好的省分,起码也是得要那些比较循分的省分去,耐久和叛匪打交道,裕泰又累又怕。累还好说,所谓的怕,只是担忧叛匪一旦不成制,本身身为一省总督,守土有责,便要承担最大的任务。本来他已经上表陈奏,何如天子不晓得是没有当回事还是如何着,始终没有下文。
皇上简派曾国藩代替翁心存之缺,于部中没有引发任何人的重视:像如许普通利令志惛的胥吏,是全然不把他如许的读书人放在眼中的。可说除了个阎敬铭会让他们心存顾忌,日夜想把他赶出部堂以外,其他的人,不过是要大要上尊敬一番,内心是全然不当回事的。
冯培元苦笑点头,说道:“倒也不是有碍难之处,九契兄有所不知,培元久在帝侧,于皇上的心机不敢有推断之想,更不敢因小事而略加穿凿,只是啊,皇上分外不喜身边近臣于外臣有所建言。陈孚恩,穆相之事,在在可鉴啊。”
便在此时,曾国藩履任了。
不过赵世杰不再此列,他固然是年青人,倒是硬邦邦的老虎班——这是指在当年正路科考中出身,却不能点庶吉人,更加没有成为翰林能够的一些读书人,被分发到省以后,非论年资,非论经历,遇缺即补,最狠不过——号称叫老虎班。除了极少呈现的军机处记名留档的,老虎班是补缺最优先的班次了(关于记名,前面会写到)。
“不敢瞒因伯兄,世杰本日此来,是有一桩大事相求的。”
赵世杰恰逢三省用兵,因为在火线督运粮台有功,又非常会做人,是以被上峰一起保举,几年的时候做到了总理剿匪粮台的重担,裕泰就命他和一个安庆府的同知叫云远缘的,携巨资一起上京活动,首要的目标有耳:一来就是把户部报销案的斤头讲下来——他给出的最多限额是不能超越11万两。如果能够更少,天然也是更好。
一件事有了下落,接下来便是户部报销之事。这一次赵世杰走通了道光二十一年进士贺寿慈的门路。贺寿慈是湖北人,因为不肯意投入穆彰阿的门下,乃至中士的时候,以二甲第四名的高第,竟不能点翰林,分发到户部做一名司官。也一样是考取了军机章京,这一次穆彰阿垮台,他因为当年不肯拥戴,有了晋身之资,循资做了军机章京工头——满语叫达拉密。
“世杰明白了。老是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因伯兄但是此意?”
“如何,裕大人静极思动了吗?”
这一次湘省报销一事,便是如此。户部经手的书办大家伸手,个个拿钱,‘斤头’始终谈不拢,赵世杰受命进京,却久久不能成其事,心中又是焦心又是愤恨,此事拖延日久,如果不能有一个美满处理,在总宪大人跟前可如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