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山东大案(1)[第3页/共3页]
他和项进一样,也非常爱财,不过总算是学成出身的,有一点知己,更多的是拿一些本身刻印的书,诸如《太极图说》《朱子图鉴》之类的,向百姓、士绅、部属之人倾销一番,比之项进的穷凶极恶,已算是廉洁得紧了。
久而久之,便成了常例:某官到某县去,须以照册领受,也就是承认前任未曾亏空(或者亏空不大)为接任的前提。亏空未几,天然陈陈相因,照数移交,但接事今后,发明前任留下的亏空太大,实在没法弥补的,则必会尽早退身,归正一省当中候补知县很多,不怕没有人来尝试。
朝廷施助的银子是专款公用的,经过本省藩司衙门转拨到泰安府,又给项进盯上了,为了能够大肆打劫,他特别命人找到和他一样是捐纳出身的平阴县县令赵光,和他定下了一条战略。
他是因人成事的庸人,当年任职直隶巡按道的时候,也不过是将事物交托部属,本身依例画喏罢了。说来也很奇特,他如许的做法竟然为他赢来了极好的口碑,到办事事有人阿谀,官运天然也就变得畅达起来,到了咸丰元年,被天子捡拔为山东巡抚。
很多人都晓得项进上任以来锱铢必较,刮得天高三尺,听他竟然肯捐出半年俸禄,都感觉奇特,又心存疑窦,有个士绅便问道:“大人,不晓得这多多支撑,可有所指?”
多年因循成习,满人谙达在上书房中常常为这等不公之处与汉人同僚杯葛不竭,景廉就是此中之一,到厥后实在难以忍耐,便走通了穆彰阿的门路,外放了出去。
把两小我请到厅中,相互见礼以后,他问:“贵县,远道而来,辛苦了。”
汪诚到任以后,却发明县里的粮库全然空空落落,完整没有体例做交代――明清县官,其责甚专,库银粮米无妨做出亏空,如果因为公事,并且亏空不是很大的,天然有上官谅解,官也很能够做得下去。即便离职,州里的上官也会责请前任为之弥补亏空。
福济姓苏完派尔佳氏,镶白旗,原是举人出身,却由顺天府传授升迁为詹事府赞善,成了翰林。道光二十六年由文转武,在山东、河南和各处蜂起的白莲教比武,很打了几个败仗,赏花翎赏黄马褂、赏巴图鲁名号,凡是一个武官所能获得的荣宠,很快地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