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和珅之死(3)[第3页/共5页]
“蔗林,我们来世再见,但愿还能同事一主。”
因而各就所知,纷繁列举,经董诰清算以后,制定了十九款大罪,上呈御前,天子亲笔加上一条,“朕于乾隆六十年玄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快意,露泄奥妙,竟然以推戴为功。”
董诰的这类快刀斩乱麻的观点获得世人的附和,因而先盘点珠宝库,因为除了代价以外,必然另有很多非臣下所能用的东西在内,公然,一经查抄,找出桂圆大的东珠便有十粒之多,另有严峻数十斤,连大内都没有的红宝石。
“皇上急于宣布和珅的罪行,查抄如此费事,各位看看,我们该如何办?”仪亲王指名问道,“蔗林,你是刑部尚书,你出个主张?”
“哎!”和珅痛心疾首的重重顿足,“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自作孽,自作孽!”
“只预备了拜垫。”
“预备了香案没有?”
“但愿,但愿。”
“放心吧,朕忘不了的。”天子笑着说,“即便朕忘了,不是另有你在旁别能够提示的吗?”(未完待续。。)
***************************************
这一来便成了二十款大罪。接下来别离是,“在圆明园内骑马,直入左门,过正大光亮殿。至寿山口。大罪二;乘轿出出神武门,直进大内,大罪三;娶出宫女为次妻,大罪四;川、楚教匪惹事,各路虎帐文报肆意延搁不递,大罪五;太上皇圣躬不豫,毫无忧戚之容,逢人谈笑自如。大罪六。”
但略微多想一想,董诰不觉为和珅可惜,他想到了一条无上良策,竟不能毅但是行?“和中堂,”他还是用尊称,“我真为公可惜!一念踌躇,致有本日。正月初三那天,我公以受上皇逾分深恩,愿侍上皇于天上为名,服毒自裁,大臣殉主,事所罕见,则以皇上之纯孝,决不会再念前恶!”
“您讲得太好,让人家有临场之感,又没有听您说过他的可爱之处,以是就感觉他不幸喽?”
而天子也能够据此训戒带兵大员,当初军机大臣报喜不报忧,纯粹是仰念太上皇高年。不渎陈拂逆之事,决非包庇火线将领,自今今后信赏必罚,实事求是。一样能够收整饬之效。
“和中堂,”董诰仍旧用尊称,一边说一边起家,“我留熊侍郎在这里服侍,我可要告别了。”
“这要看大人的意义。”
提牢司的主事叫张远帆,给大人行了礼,只听他说,“内阁具奏,和中堂凌迟正法;福尚书(福长安)是斩立决。不过传闻,十公主为她公公讨情,赐令他杀,福尚书大抵改成斩监侯。”熊枚交代了几句,又问道,“赐令他杀是如何个端方你晓得不晓得?”
“好,好!”
“承情之至,承情之至。”和珅行了一礼,“两位请内里坐。”
“是不是又是一大段故事?”惊羽听得努力儿,还要催天子多讲,但这件事他也晓得得未几,只好含混其辞,“这个彭华是奴籍——士农工商四民为良,其他的倡优胥隶以及奴婢都是贱民,照大清户部法规,报官改业,须经四代,身家明净,子孙方准招考。彭华为了摆脱贱民的身份,在和珅还在朝的时候,捐了个守备的武职,成为五品武官,由民籍改成军籍,便如同脱胎换骨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