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清山变》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45节 报效木植(1)[第3页/共4页]

咸丰年间,他跟洋人做了一笔买卖,把襄河出口之处的一片荒地,卖了给洋人,洋人上了当,心有不甘,跟李光昭提出谈判,要求退回原款。李光昭骗来的钱,一半还债,一半华侈,早已光光大吉。因而跟洋人筹议,说能够筑一道堤,使得那片低洼荒地,不生水患,并且也带了洋人实地去勘察过,只要能把堤筑起来,这片荒地确可成为有效之地。

接下来便是文锡为他作了弥补,然后又说:“难的是木植出山不轻易。将来勘查好了,是由外务府动公事,还是请上头降旨,征工开路,只能到时候再考虑了。”

“忸捏得很!”成麟答道,“向来没有出过直隶。”

“新园子的事情,你在京中这几天,多多照顾一点,明善这小我,固然很诚恳,但贪名在外——旁的奇迹还罢了,这一次为朕办差,如果给清流找到头上,害得朕清名有玷——朕不饶他。”

天子只感觉李光昭的名字很耳熟,仿佛在那里听过似的,却又想不起来了,“这个李光昭,是甚么来路?”

离万寿节另有三五天的时候,京中到处一派喜庆氛围,万寿节是三大节之一,遵循仪典,普天同庆,应下好几道恩诏,军机处早已调集各部院大臣商定则程,次第请旨颁行。

他说,既入深山,不能白手而回,土著又晓得他是大木商,天然也放不过他,是以买了很多‘山头’,而交通不便,虽有多量木料,没法运下山来,即是货弃于地,以是说是花了冤枉钱。

“好极了,好极了,各处大殿的横梁跟柱子,都有下落了。”文锡又说,“在山上买,就花了十几万银子,运到京里,怕不值几十万?”

因而,肃别扭场一五一十的和他说了起来——。

筹办修复万寿山景观这件大工程,外务府大臣中,本身商定了职司,木植的勘估采办,是归一个汉军旗人,名叫兆栋的卖力。不过明善总司其事,天然也是要参加的。

听肃顺说完,天子似有不信,“代价几十万两银子的木植全数报效?这个李光昭不会是白痴吧?他可有所求?”

“主子在!”自从肃顺回京祝暇、述职以后,天子每天都要将他宣到本身面前,君臣两个说谈笑笑,得意其乐,“主子有甚么叮咛?”

天子俄然打断了他的话,“肃顺,你又和朕来这一套吗?健忘了咸丰七年,朕命你出京办差时说的话了?”

“主子在。”

花衣期的前三后四数天以内,各省督抚都会用心奏陈一些吉祥之事,为天子的寿辰增加几分喜庆,这也是多年来的成例,天子也不觉得意,于他而言,每天早上的叫起,早早的退值而下,反倒是更加感觉高兴的一件事,“肃顺啊?”

“老兄深明大义,兄弟万分敬佩。”兆栋很客气地说,“不过,凡事一经入奏,要变动就很难了,以是甘愿我们暗里多破钞点工夫,谈妥了再跟上头去说,办事就顺利了。”

谈到这里,就应当有进一步的行动了,文锡和成麟商讨半晌,当时就带了他去见外务府大臣明善。李光昭是早有筹办的,先到东河沿客店里,带上两包土仪,献上明善,然后恭恭敬敬地存候问好。

这句话倒并不为虚妄之词,朝廷于有功之人的封赏,向来都不会手紧的。天子点头浅笑,“如果真是一番孝心对朕、对朝廷的,事成以后,自该***行赏,不过,只是怕……”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