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 龙颜震怒[第1页/共3页]
门生拜教员,按例是从角门进,从正门处,谓之:软进硬出。做教员的,也要送到正厅,目送拜别。不过这一次,祈隽藻适应了程庭桂所请,只是在二堂花厅前向对方哈一哈腰,便回身归去了。
天子交代这件事的前后几天里,政务非常之多:太妃的寿诞之日快到了,天子对这位庶母纯孝有加,各省进贡的礼品不断于途,宫中也是要大肆筹办,一应的犒赏,蠲免也要在见面的时候和军机处几位大佬达成共鸣;英使进京之事也已经到了紧急关头,这件事算是大清有史以来——同时也能够算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交际往上的第一件大事,筚路蓝缕,杂物繁多,让年青的天子大感吃不消。
“有的。”奕訢回想了一下,向上答说:“臣弟赴津与英人构和,按例要一尽地主之谊,在饮宴之时,但有提及英国女王之时,英国特使等人与我国人普通,语气中之恭敬之意,臣弟看在眼中,也深觉得对方脾气肫(音谆)挚,并非心中无父无君之辈。此番从天津返来,解缆之时听管驿之人言说:英使入住期间,分开之前,对一众执贱役之下人,也都是恭敬客气有加。可见,英人倒也并非全然不知礼法之辈呢”
“老爷?”
“皇上允准英人进京,便已经是天恩浩大,如果再任由英人在这天子脚下建立领事馆,到时百姓观瞻,怕是有伤国体,有伤皇上爱民之德啊。”
天子自小在上书房读书,祈隽藻所言及的‘独坐穷山,引虎侵占’的典故当然明白是甚么意义:“你是如许想的吗?”他说,“只是听老六说到英人也深通礼法,又曾经向下人表示谢意,在你看来,这些人就成了别有用心,筹办在进京以后欲行犯警之辈喽?朕让他们进京,在你看来,也就成了自招祸害之举了?”
师弟两个谈了一会儿,程庭桂终究还是不肯接教员的话题,弄得祈隽藻绝望已极,无法之下,只得做出一副恹恹欲睡的模样来,恰好,程庭桂也想快一点结束这令人不快的会晤,起家告别。
“拿我的电影,请周芝台周老爷……”他踌躇了一下,周祖培固然是北派重镇,却一味油滑,柔言甘语百计款曲,行事只知适应帝意,把他请过府来,怕也听不得甚么有效之语,便临时窜改了:“还是请程楞香程老爷过府吧。”
“你是方才从天津和英人构和返来的,你来讲说,允准英人在京中建立领事馆,其行可有事理?”
“楞香啊,克日京中可有甚么声音吗?”
“祈隽藻,上一年朕和你们说过,现当代界,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大窜改,强国林立,群雄并争,有如上古春秋战国期间一样。只要体味天下大局,适应潮流,以变应变,方有安身之地。御敌必先强国,强国先要明理,瞽者骑瞎马,是要误国误民的。”
奕訢抢先向前走了几步,在祈隽藻身边跪了下来,口中答说“是臣弟等都闻声了。”
“是啊,是啊。”明晓得对方在对付以对,祈隽藻也要顺着他的话说下去:“皇上幼年有为,恰是天下百姓之福呢”
这是不消说的,不过天子问话,臣下不能不答:“回皇上话,臣弟此次出京之前,于皇上交派的差事也非常心下惴惴。一来是不晓得英人本性如何,怕言语当中略有冲撞,办砸了差事,有负圣上相托之重;二来嘛,臣弟幼年所学,皆是圣贤之道,深以外夷不经教养,未知礼节为耻。”
天子前数日和军机处见面的时候,曾经提过在京中伶仃划拨一块面积,用来给英人设立领事馆,以促进两国之间更好的协商和处理题目,也免除了现在这类两边偶然因为相同倒霉形成的困扰。